老家离县城十来分钟的车程,基础设施齐全,但有亲戚坚持在县城那边租房子住,理由是舒服。
租的房子快出城了,条件简陋,比家里面的房子差不少,买大件东西、上学和看病就医都需要再跑十分钟左右的车程,远不如老家方便。平时也很少去城中心,不看电影,不去参加体育活动,跟城里面的文化设施完全绝缘。平时从事蔬菜和蛋类的小买卖,开个小面包车,往乡下跑,挨村卖。
这样的交通、购物等状况,和工作、生活状态,有必要住在城里吗?我百思不得其解,但他们乐在其中。
隔壁的义乌,民间一直有呼声要跟金华分家,自己独立、升格为地级市,不只茶余饭后闲聊,也包括网络上,金华和义乌两地的论坛上,最热闹的,几乎就是这个话题,一贴刚沉下去,又来个把这话题揪出来的,即便是别的话题,跟帖的也能绕到这话题上去。
温州的龙港镇,从苍南县独立出来,并升格为县级市后,这个话题被炒得更热。针对不同意见,龙港的例子,就成了支持派的法宝。
义乌有这样的机会吗?不好说,但总体的希望应该不大,金义都市新区和浙中都市群的规划,想必应该在一定程度表明了上层的态度。
义乌隔壁的兰溪,当年是浙江省的老八县之一,省内最早的县级市,从水运码头开埠,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都是金华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也是省内干部的摇篮之一,比如今的义乌,在地位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兰溪就走向了没落,这里面,既有交通的原因,也有企业转型失败的因素。交通方面,富春江上建了水闸,要收过路费,一天还只开闸几十分钟,货轮只能望江兴叹,至于铁路,则是断头路,没有形成枢纽的条件。至于企业,以纺织、制药和水泥加工为主,在计划经济时代过惯了好日子,没有转型的积极性,逐渐失去了市场支配地位。
近年来,义乌提出建设8所大学的规划。为什么?想必是考虑到了当地制造业的落后,以及苏州在建设研究生城后,企业转型升级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义乌有成功复制苏州在学研结合方面的可能吗?如果从人文条件和当地企业自身状态等各方面看,其实并不乐观。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未必不骨感。
近几年,许多国内投资者,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建批发市场,就地生产和销售,义乌的批发中心地位在逐渐降低。疫情的突发,让外贸出口行业进入了寒冬,什么时候能好转,需要多久,都是未知数。
义乌的制造业,以人员密集型的小企业为主,大多生产圆珠笔、头花和贴纸等小商品,低科学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企业主的科技研发意识也不强,投入不足。转型,往哪里转,怎么转?
这些因素,想必是高层必然会考虑的问题,如果转型失败,未来的路怎么走,即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没有让它独立、升格的必要性?如果独立、升格了,经济发展方面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带动力有多大?被分割后的浙中、浙西地区怎么发展?
义乌是省直管县,财政方面直接跟省里对接,是否独立、升格,在财政收支上并无差别。
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实现后的实际利益也不存在,为什么民间会有这么大的愿望?能多收几块房租?也许正和那个亲戚一样,重要的,只是感觉。
很意外的是,这个亲戚同样热衷于义乌的独立、升格,问他你高兴什么,却没有答案。
现实中,太多跟着感觉走的例子了,买车要带天窗的,实际上一年可能开不了两回,却多支付了万把块。买房要海景、湖景的,实际上可能从来没去近水接触过。
一样物品,一件事情,如果没有实际的用处,甚至可能会损害既得的利益,真的有那么必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