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分析的本质和态度

精神分析的本质和态度

作者: 心理咨询师陈祉含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08:45 被阅读0次

“精神分析”的本质是什么呢?

· 精神分析是一个对潜意识(无意识)进行探索的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们去探索内心的浩瀚的无意识或者冰山下更加深沉广阔的海。

· 通过精神分析的治疗或者是动力性的心理治疗,尤其是长程我们是进行一个人格的成长,这个人格的成长从某方面来说其实就好像是我们在完成“内在小孩”的一个在养育的过程。

· 精神分析,它其实是一个对内在真相,和真理寻求的过程。

举个例子,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纠结和父母的关系,一开始是一个现实的关系,现实中的纠结和冲突,你内在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以及你跟你内在的父母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这其实都是你内心的关系。

有一些边缘性结构的患者,或者是精神病性人格结构的来访者,他们内在都会有一个像死婴一样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是无父无母的。

他们通常是在很小的时候在做父母的父母,或者是被父母使用的。

其实他们的父母也是无意识的,并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但这就是经常发生的内心真实。

看到这样的真相是让人很绝望,但是有时候需要这个绝望的过程,他才可能穿过黑暗有一个重新生长的过程。

那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常常会扮演父母或者妈妈的角色,提供父母或者妈妈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被阻碍的东西,那些被卡住的,虽然不是生物学上的父母,但也可以有一个重新成长的机会,也会带来人格的改变。

所以说,不管精神分析的本质是什么,这些不同的面相都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

“精神分析”的态度是什么?—— 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

1、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

我们很多的来访者来到我们面前,其实是为了寻求一个更好的生命!

都是因为“痛苦”而来到咨询室的,其实是他的生命在受苦,或者他的内心生活不平衡,或者他的生活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就如在面对一个自杀或者自残的来访,他的内心其实是非常非常绝望的,你这个时候跟他讲“你要考虑考虑父母”,有时候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或是说“你要考虑考虑孩子”也不一定有效的,因为他已经觉得不堪重负了,有可能他的自杀或者自残就是因为这些因素导致的....

很多自残的人在割手腕或者撞墙的时候,他是感受不到痛苦的,因为他内心实在是太痛苦了,甚至这些对于他来说会有一种解脱感,这种内在的痛苦反而是减轻的。

他经历的这些身体上的痛苦,远远少于他内心的痛苦!

请大家相信,这些人所面临的问题没有达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时,他是绝对不会用这种方式对待自己的。

其实每一个生命体都在尽可能对用自己最大的方式能够存活下去,而且存活的更加好一些!

我们也曾经说过,症状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减少更大的痛苦!

在临床中,跟边缘的来访者,或者精神病性人格结构的来访者工作,他们内心的解体恐惧,就像自己的灵魂被撕成碎片一样或者是空洞的,绝望的,就像在一个悬空的空虚黑洞当中,在这样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度痛苦的,而且一开始就没有人陪伴他们,他们没有办法更加清晰的表达这样一种状态时,没有办法言语化时,他们是非常抓狂的。

他那个时候所面对的内在的生命,其实是非常枯萎的!相当于是一个死寂的生命!

如果有人陪伴他,就像有光照进去,那是一条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路,虽然这条路很艰难。

他感觉到另外一个人对他生命的真切的关注!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关注,是心理治疗最最核心的一个态度!

2、我们能够允许和接受所有的心灵真相的呈现,并且努力的去理解它,接纳它:

我们对来访者的无意识探索,他的内心能够一层一层能够不断的展现,会呈现出来,我们咨询师自己就需要一个容纳的功能。

人都会有一个自我保护的功能,如果咨询师作为容器本身自己就装不下这个恐惧,自己都很难承受,来访的恐惧出来得时候,咨询师很难承受,有可能就屏蔽掉了,有可能就没有机会让来访的恐惧出来。

要让那些心灵真相一层一层的出来,咨询师要有承接的能力!

很多时候,咨询师会说来访者隔离,但是在我们看来来访者不隔离,来访者其实已经呈现了很多,是咨询师自己没有办法允许和接纳来访有这些东西的呈现和表达。

比如说,你的来访者喜欢你,当然这里面有可能有情欲性移情,或色情移情的部分,有时候咨询师会不会也会有喜欢来访者的?!

咨询关系,其实本质上是一个在职业框架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既然大家都是人,你会对她有作为异性的欣赏和喜欢,这其实也是正常的!

所以你要允许和接纳,但不是付诸行动,这不管是出于咨询伦理的角度还是给来访提供好的治疗,都是不允许的。

不管对方是少女或是女人的状态,我们都需要把她拉到小孩子的位置,其实本来这个咨询在情感关系上就不是那么对等的,因为我们也害怕这个东西的呈现,需要把关系拉低下来,拉到一个小女孩的位置上来,我们其实也不用去回避。

3、我们要以思考的心来工作:

在精神分析里,我们非常重视情感关系,在精神分析里诠释是有非常高的位置的,特别是说我们在对神经症性来访工作的时候,诠释是很重要的。

或者是说在对精神性人格结构或者边缘性人格结构,我们会更加重视涵容的功能,当然跟这些人工作的话,咨询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理解以思考的心来工作?

→ 同调

→ 自体心理学里我们会讲“共情”:

例如,当来访在很悲伤和低落的时候,我们可以和来访在情感上 的一个位置,这本身是很难的,特别是那些很深的痛苦,悲哀的情感,或者恐惧的情感,就像在那个黑色迷雾里的解体恐惧里....

那个情感是非常浓重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能和来访站在一起,能够去理解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刻有如此强烈的情绪?(从他的成长背景,从他和我们的关系里,什么东西触动了来访有这样一个一情感)

第一,我们要开放我们的感受;

第二,我们要去理解:这个时候有人在陪伴他,他会像一个哭泣的孩子,如果有了妈妈抱抱的话,他会感觉安心很多,恐惧的孩子有妈妈抱抱的话,他会觉得安心很多。

或者一个愤怒的孩子你去抱抱他,愤怒的背后其实是很悲伤无助的,你要去理解她为什么会那么难受。

对于精神病性人格结构的病人,我们的设置要非常的稳定,因为一个小小的变动都会引起他巨大的不安,因为他的不安全感,不是他害怕,他会迅速的移情,他需要这个框架能够把它给框柱固定住,否则的话,他很容易解体似的恐惧。

“共情”本身也是“慈悲”的一种方式!

慈悲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强调以一种慈悲的态度和陪伴关注病人的痛苦,而我们自己不那么的跟病人站在一起,站在那个痛苦的地方,我们还是要站在我们的位置上。

每个人的承受度不一样,有时候我们作为咨询师还是需要一点隔离的,防止有些时候不由自主的被病人给卷入进去了。

就如“一室一厅”的概念,我的客厅是让你进来的,但是我的主卧是不让人进来的,我还是保留着我自己的个人的空间。

人格结构不好的人,他的直觉感受力是越强的,我们有没有陪他站在那个痛苦的地方,他是能够感觉到的。他其实也很担心咨询师被他淹没,因为大家船都沉了,她也死了,你也死了。

所以,共情是有涵容的功能的,我们既能和来访站在一起,也能保留住我们的位置。

只不过我们能和来访在一起能呆多长时间,也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承受力,还有我们自己的调控能力。

如果完全浸泡在那里的话,对咨询师的情感耗竭也还是很大;但是如果既陪伴在一起,又保持自己的空间,这个修炼也蛮长的。

“共情”是需要很慎重使用的!因为“共情”很容易促成来访者退行的!

对于人格结构不是很好的来访,是需要做一些包扎的!

那么包扎的方式很多,比如说在结尾的时候,对这一小节发现的内容做一个很简短的总结,或者来访很崩溃的时候,用一些技术去帮助来访稳定,或者把来访更多的拉回到现实,等等.....

这样可以帮助来访把他自己经历的东西以及情感经历的东西,让他在同一层面去进行看到和理解,这对来访是很有帮助的。

4、 在职业关系下的人与人的关系:

来访受伤的地方都是他非常孤寂的地方,而他只有真正感受到另一个人真正的靠近、走进、理解看见那个悲寂的地方才有光进去,那里有很多的黑暗或者有很多的脓血,或者说是很多人会提到就是感觉在监狱里,就像在黑色的或则是退缩在一个角落里,或者就像咋黑暗的山洞 里或者在悬崖里等等各种描述不一.....

那些核心都是孤寂的一个人!只有另外一个人去走进,一个更有力量得人走进,他才能看到那个光!

这一部分的自己,经常也是他所要去嫌弃或者逃避,要去切割的,但是人格的改变,就是要整合各个不同,整合各个不同的自己,他要对我们一层一层的展开,做到这样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有人能够接近这个看见,看见本是就是光,不断的去看见,只有真正对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有这样一个有力量得东西。

治疗师是治疗工具?——说实在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说法!

的确,我们在接受来访的移情,然后自己也会有一些反移情,那么我们通过这些作为一个人的反应,作为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我们通过他投射给我们很多东西,然后我们去帮助他更多的去理解他的内心,不管这些是理想化的还是分裂的,其实都是因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他可能吸收了很多对他的生命成长不利的东西,那么他在这个移情中,他可以更多的看到自己的内心,而起我们可以带着我们的力量,带着我们的资源和关爱,让他吸收进新的阳光雨露,去促进他的成长

相关文章

  • 精神分析的本质和态度

    “精神分析”的本质是什么呢? · 精神分析是一个对潜意识(无意识)进行探索的一个非常好的路径,我们去探索内心的浩瀚...

  • 禅与精神分析态度

    非常喜欢这周关于精神分析的态度的课程,让我对精神分析有了全新的理解。第一次意识到,竟然精神分析和东方哲学,比如禅宗...

  • 2020-08-26

    什么是精神分析的态度。态度即预设立场,精神分析的态度是指,在我们理解所有的精神现象时,都必须深入到潜意识层面。 举...

  • 精神分析的态度

    今天的课是安老师上的,我是第二次看到她,第一次是在大约1个多月前的年会上。那时的她身穿黑色连衣裙,身材苗条到有...

  • 精神分析的本质

    在移情中的创伤体验中,casement强调移情的双重性质。患者需要充分发现分析关系中的差异来体验安全感(相比于早期...

  • 02笔记《精神分析治疗实践指导》第二章 @水仙

    阅读感悟: 1.精神分析的信念与态度。本章阐释了精神分析没有一种真正的、通用的心理动力性治疗技术,但有通用的信念和...

  • 本质态度

    今天还没有出过门。 原因是晚上和朋友约了一场电影,白天没有出门的必要。 也没有让我出门的理由。 “每天都必须出一次...

  •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何避免成为它的受害者

    一、偏见的本质 1.偏见的概念和本质 偏见是先入为主的负面要素,而态度是情感、行为倾向和信念的独特结合 偏见的本质...

  • 态度与本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因为各自观点的不同,经常会有观念上的冲突,但如何直面这个现象,哲人苏格拉底就深谙此理,所以...

  •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的本质和作用是什么 界定偏见 偏见的本质: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态度,态度的ABC...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的本质和态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ix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