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黄过了两天又孵出了两只小鸡,一共有了四个孩子。第一次做母亲,它非常开心,整天带着刚出生的小鸡在山上跑,不回家。
过了两天,我准备去山上找它们。小鸡这么小,需要喝水,吃精粮,在山上能吃什么?
母亲自告奋勇要去抓它回来,我就把机会让给了她。过了半个小时她空着手回来,说抓不着。
我不信。母亲让我去试试。我胸有成竹地说:“我这么大一个人,还斗不过几只小鸡,这怎么可能。”
母亲说:“去试试就知道了。”
我来到山上,看到它们母子在哪里悠闲的晒太阳。玉黄是跑山鸡会飞,想白天在山上抓到它是不可能的。但小鸡才出生几天跑不快,抓小鸡就行了,有了小鸡,它自然会乖乖回来。
我正为自己高明的计谋而得意着。玉黄一看见我接近,马上张开双翅,主动扑了过来。我手足无措,没想到它会主动出击,那架势是要和我拼命了。
一不小心就被它啄了一下,还很疼。一向乖巧的玉黄,怎么做了母亲就变了一副性情。为了保护孩子,可以把命都豁出去,母爱真是伟大啊。
人类有句话叫“为母则刚”,这鸡也一样啊。我情不自禁的对它生起了敬佩之情。
有了这点经验,我便拿个棍子,想把它赶走,它却只顾着护小鸡不离开。小鸡被吓得团团转。而它也有点慌了,不停地转动着身体,想保护孩子。
我想去抓小鸡,可它不走开,还不停地攻击我。又不能打,只能吓,吓无用,它就是不走。
又怕伤着小鸡,不敢对它过分强硬。我用棍子打着旁边的草,再加上声音助阵威仪它。《大漠祭》里面的老顺,就是用这种方法帮老鹰捉兔子的。先瓦解鸡的心里素质。
有两只小鸡可能被吓慌了,从它身边跑了出去。我赶紧跑过去捉,玉黄扑过来要打我。但是另外两只小鸡又在原地叫,它又只能回去照顾俩孩子。这里要哄,哪里又想救,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伸手去抓小鸡,可根本抓不住,别看它们小,跑得跟兔子一样快。它俩一分开,我只能选择单独抓。谁知它们虽然小,却学会了钻草丛,钻进去就不动了。
我去草丛里找,草又深,小鸡静止不动,根本找不着。又不敢在草丛上面走来走去,怕踩到它们。
心里有了顾虑,下手就畏畏缩缩了。还真没办法,除非自己出来,可等了好一阵子,它俩就是不出来。
我无可奈何,只能又回去对付玉黄怀里那两只小鸡。玉黄死活不让,跟我纠缠不清。既然小鸡抓不到,不如抓大鸡。玉黄为了孩子已经失去了飞的能力,我只要不怕被它啄,就能抓住。
果然,几个回合下来就抓住了。把它翅膀一控制,它就只能乖乖听命。刚才那拼死一搏的威风也无。
我以为抓了它,小鸡就会乖乖过来。小鸡吓坏了,反而跑了。我抱着玉黄跟着它们追,哪里追得上,又钻草丛了。
这下没辙了,一眨眼功夫就不见了。我用棍子在草丛上面轻轻拍打,还是不见踪影。玉黄一直在叫,可它们还是不出来。
就这样等了好几分钟,终于草丛有晃动,跑过去扒开草,一只小鸡跑了出来,一溜烟就从我脚边跑过了。跟着追,好不容易要追到了,正好有一个老鼠洞,小鸡顺便就钻到洞里去了。
我真是气愤,小鸡怎么这么可恶,要是里面有老鼠不是正好羊入虎口吗。完了,这小鸡进去肯定出不来了。我又害了一条小生命。
此时,另外一只小鸡又叫着从草里出来了。我又赶紧去追这一只,一不小心差点踩到它身上。赶紧后腿两步,后劲不足,反而摔了一跤,膝盖正好碰到一个石头上,疼得我直冒汗,玉黄也趁机跑了。
算了,我也认输了。小鸡还真的抓不住,它们会钻草丛,老鼠洞。我又怕伤着它们,心存顾虑,下手不敢太过。我也承认,它们只要分散跑,也拿它们没辙。要是跑不见了,还得不偿失。
在老鼠洞门口观望,希望那只小鸡能出来。玉黄也开始用母性的声音呼唤孩子。很快小鸡们就出来了,老鼠洞里这一只也开始冒出一个头。一看见我,又把头缩回去,还活着就好。我退让一旁,让它们母子相会。
我垂头丧气回到家,被母亲笑话。“你不是说你斗得过它们吗?咋这么大一个人连只鸡都斗不过。”
我甘拜下风。
如何才能把它们母子抓回来?看来强攻是不行,大的好对付,小的对付不了。没想到,这小的才是最厉害的。
难怪,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对付鸡也得用智慧。不要以为鸡愚,就这小鸡才出生几天就这么难对付。
鸡做了母亲就刚强了,为了孩子可以变成拼命三郎。这小鸡因为小,草丛就是是它们的优势。我又不会钻草丛和老鼠洞。
小鸡围着母亲转,母鸡又必围着小鸡转。小鸡不会离开妈妈,只要玉黄一呼唤,它们就会主动从草丛里面出来。
《道德经》云:“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
守母就行了。
把玉黄用个鸡笼罩起来,小鸡就会主动靠拢,然后再把它们一锅端掉。万物都有自己的性情。对付人要了解人性,对付鸡得了解鸡的性情。
白天对付不了,晚上它们眼神不好,母子会在窝里睡觉,便可以一起抱回来。
这才是“既知其子,复守其母”。守住窝就行了,窝就是母。
天快黑的时候,悄悄来到山上,观察它们的动静。玉黄果然带着小鸡回到了它自己选择的鸡窝。等全黑了,我悄悄来到窝边,抓到了玉黄。小鸡虽然惊慌,但是只能在窝里转。这下毫不费力就把它们全抓住了。
将母子一起放到鸡笼里,它们也不吵了。只要母子在一起,它们在哪里都不会吵,要的就是团聚。
这一次使用柔性智慧,省时又省力。
跟鸡斗了一回,我也明白了,无论对人对鸡都不能用强硬手段,暴力行为。不要忘了“其事好还”的反作用力。用力打人,别人疼,自己手也疼。
老子强调柔弱的智慧,对万物都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