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许多人有没有这种感觉?那就是一件事情自己不想去干,但又不得不去干的时候,内心是很不情愿、很不爽的,有时候甚至会觉得痛苦。这个时候怎么来破解呢?我暂时试验了一种方法——给这个行为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也还可以注入情感的因素,通过理由和情感的驱动行为,大概率可以把这个行为(事情)完成。
举几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在工作当中,上级的文件材料非常多,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一二十个,像雪片一样飞奔而来。而且有时候会议也比较多,文山会海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人难免有疲于应付之嫌。这个时候怎么办?为了认真阅读文件和参加会议,我把他们当做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一个契机。毕竟上级的文件站位要高一点、文笔也还不错,还是能够学到点东西,有了这个认知驱动,就增添了阅读的劲头。
又比如说在生活当中,有时候要参加一些酒局应酬。我这个人生性不是很喜欢去应酬,因为是一个被动型的人格嘛。一个酒局动不动就是两个小时以上,其中烟酒缭绕、喧哗吵闹、拼酒玩笑,有时候会让人头晕脑胀。我的肠胃功能又不太好,每次喝完酒之后就睡不好觉,第二天也有点无精打采。如何增强自己赴酒局的驱动力呢?想象这些人都是你的同事、朋友、老乡,人家诚心诚意请你,在我们这个礼仪之邦,是一定要给足对方面子的。而且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们都曾经或多或少有助于你,能够不讲人情吗?有了这个认识,我还是做到了逢请必到的。
松浦弥太郎说过:“接受他人好意时不要顾虑,坦率的接受恩惠,给足对方面子”。对于别人友好的举动和善意的行为,要给予正面积极的回馈,因为我们是一个讲“礼”的国家,最好的也是最容易的处事方式就是恪守礼仪和规矩。按照礼仪和规矩行事,可能就是我们行为的重要动机之一。当自己的行为动力不足了,就要好好的思考一下——如果不去行动,是否有违礼仪和规矩呢?这样一来做与不做就很清清楚楚了。
松浦弥太郎又说:“去思考,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幸福吗?”——在采取任何细小的行动之前,都要问自己,这样做会给他人带来的幸福吗?即便是再小的行动也要这样去做,要反复地问自己。假如以此为标准的话,我们的很多行动都会具备驱动力了。对一切与自己建立了关系网络的人,思考着如何带去正向的反馈,可能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生存方式。阿德勒甚至更进一步的阐明——获得幸福的方法,在于向他人贡献价值之中。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和基础,还是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底线。
昨天晚上,我带着平静宁和的心态去赴宴,又是热闹应酬的一个晚上。十多个人在一起把酒言欢、言笑晏晏。在座的人好多都是酒仙,三四杯白酒下肚面不改色,我一个人也干掉了五瓶啤酒。烟雾缭绕的包厢里,欢乐开心的气氛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回家以后我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从里到外把所有充满烟酒味的衣服换掉扔进洗衣机,打开电视追看《三体》,然后,睡觉。
讯飞语音输入54分钟,全文12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