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育儿理论中,P.E.T即父母效能训练 是我更容易接受的。
因为它可以允许夫妻之间育儿理念不一致,也允许父母处在“问题区”——谁有情绪,谁被困扰,谁就处于问题区,比如孩子不听你的话,这时候我们会感到生气,我们就进入了问题区,我想这才是真实生活的模样,大多数父母也是成为父母之后,才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起来的。
关于P.E.T之前我也写过阅读笔记,今天要读的这本《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也是源于P.E.T,作者安心也是父母效能训练的中国督导,也支持数以百计的人成为P.E.T认证讲师,和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以以人为本的沟通理念和方式惠及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养育朝向。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在我看来,可以把它当做育儿书,也可以当做自我探究的心理学,很多地方和心灵也沾点边,沟通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工作中,其实这些本都是一体。作者的语言,朴实又温暖人心,不带责备,只有启发,却也震撼,值得一读。
在书中一共有6部分内容:不越界;不批判;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自我调整。
书中给我印象深刻有6点:
一、️界限
一说到界限,99.9%都会越界,即使那些心理咨询师或者认证P.E.T,正面管教等心理学、亲子方面老师,也会偶尔越界。日常见到“尊老爱幼,催婚,劝说,夹菜”等情景,都是越界行为。正如安心说的,每个人多少会越界或被越界,但要学会时刻带着觉知,提醒自己不要越界即可。
那怎样做到不越界呢?在他人遭遇困扰时,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尊重而不放纵,邀请而不要求。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就会对他人产生一份信任,不剥夺他人的成长机会,不妨碍他人发展面对问题的能力。
如果能意识到这是他人的事,我们便清晰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就是当下最好的给予。
去倾听和陪伴,而非直接去把对方的问题解决,抢走他人的问题,剥夺他人去经历的权利。被允许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渴望。
二、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这个年代竞争如此激烈,父母难免不焦虑,不得不提前给孩子做准备工作。当孩子在学校受到委屈时,我们家长很想找老师沟通。事实上,孩子有着自己的应对方法,我们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孩子们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脆弱,很多事情其实他们是有能力去面对的,比起所谓挫折,孩子们可能更担心的是父母的情绪问题。如果父母有平和的心态和对孩子应对能力的信任,可以帮助孩子更从容地应对外在世界的各种问题。
身为父母,在内怀有信任与尊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土壤;在外给予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充满安全感的港湾。无条件养育是最好的抗挫折教育,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三、倾听
学会积极倾听孩子,对每一个想成为智慧型父母的人来说,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难题。因为我们为人父母,习惯站在自己角度去听,选择性听孩子的问题。并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也没认真想到孩子的感受和问题背后原因。
充满同理心的倾听,能滋养孩子的身心;一次不带评判的倾听,能温暖孩子的世界。
关于倾听,书中有许多案例。这些案例是我们日常中常见的问题,很典型,也很实用。
四、觉察与自我负责是疗愈的开始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创伤,治疗伤疼是个漫长过程。觉察与自我负责是疗愈的开始。也许我们会觉察,但不一定会做到自我负责。
真正的疗愈是,客观看待你曾经产生的一些错误的信念,并做出调整,而不是在心里去想象一个孩子,然后去陪伴这个孩子,或者把这个孩子养大。
疗愈就是已经成人的你学着负起责任,去表达曾被压抑的感受,用成人的眼光重新审视某种信念。
把内在孩童具象化,反而可能会让你深陷其中。若相信你内在有一个受伤害的孩子,活在受害者的角色里,沉溺其中,那么内在孩童不但帮助不了你,反而会成为逃避成长或不为自己负责的一个好借口。
五、做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的父母
说到情绪,我听了无数情绪管理课程,看过不少情绪管理的书,但觉得自己在孩子年前还是管理不好自己情绪。当然,相对以前,我已经有很大进步。
正如作者说的: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是父母必修的功课。这门功课需要修炼很久,也需要时刻觉察提高。因为在亲子沟通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父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时,才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表达当下的感受,而不是释放过往压抑的情绪。
六、一致性沟通
这里的沟通和其他沟通书籍是不一样的,它是指: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和无伤害的沟通。
一致性沟通提到:预防性我信息,表白性我信息,口头第三法,肯定性我信息等。其实无非P.E.T.的技巧:倾听、面质、表白、预防、肯定、第三法、价值观。可以试下这些技巧,看效果如何。
这里的沟通有用到转念工具,不过,我还是不太理解,暂时也没用上。
如果往深层思考,一致性沟通是出于萨提亚沟通模式第五种。它是指:在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感受和期待,同时也要关注到对方的观点、期待、渴望和感受,还要兼顾到当下的情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