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127天,2023.03.17
世事无常,不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或者事情的发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当人在与有限生存时间比赛时,是要对他的坚持、勇敢、不服输而赞叹呢,还是对他的固着、看似为了延长生的时间实则是在奔波的路上耗费着所剩不多生命而惋惜呢?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只有当下每个人对生命的诠释与在乎,不论怎样面对都有其道理。如何看待“无常”或“问题”除了本人,就如今天看书上写到的“与药物和酒精滥用的来访者一起工作,我的第一个假设是他们是有资源的~否则他们怎么能设法将一个成瘾行为/习惯继续下去?与抑郁的人一起工作,我的第一个假设就是他们有某种优势和韧性可以从日复一日的无聊、孤独和不快乐中过活下去。与生活在焦虑中的人工作,我真诚地钦佩他们想要克服焦虑的欲望以及他们有能力坐到我面前。我不知道他们如何能够做到坐到我目前而不感到焦虑。与有强迫症的人一起工作,我很清楚他们非常聪明,能在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之间创立链接。那样的知识将在他们试图改变时帮助他们。”所以说,视角不同,看到的也不同,带给人们的感觉也截然不同。就如,被西医判了S刑的人,心情是沉重的、阴郁的、悲凄的和绝望的;在中医一句看似不经意却蕴含着强大魔力的话“不能保证什么,但可以试试试看”,一下子把一个在S亡边缘徘徊的人拉向了生的希望,结果靠近“死”的生命又被点燃了、照亮了。眼神有光、表情有温度了、肢体活跃了,心也亮堂了。即使是对“死”的预判,不同的人因对生命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可能千差万别,比如有人觉得既然生的时间进入了倒计时,那么不妨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之前想做未做的事,让人生一世尽量圆满少留遗憾,反而生命并非预判的那样走向了终结。而有的人当听到生命被预判即将结束,身体或许还可支撑,而精神瞬间先垮掉了,人像散了架,身心灵是一体的,所以生命真的如预判那样了结了。有了希望感,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发生。希望感不仅让一个人情绪、感受有了不一样的变化,更多时候是有了动力去做一些事情,做的过程又会带来新的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又促进了希望感的萌生。这样便是建立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无常是永恒的,活在当下,做能做的,不悔过去,不惧未来,就这样踏踏实实地就从今天安安稳稳地走向了未来每一个踏实的今天就是安稳的明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