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江一燕得奖被骂,建筑不是拿来亵玩的头衔

江一燕得奖被骂,建筑不是拿来亵玩的头衔

作者: 五月和光 | 来源:发表于2019-10-30 13:47 被阅读0次

“文艺女神”江一燕,最近几次被骂上热搜,导火索是“江一燕获建筑大师奖”。

曾经的“山区支教”“摄影奖”都给她带来了极好的路人感,此次跨界到“建筑设计”,为何却惨遭反噬?

设计师吴艺扬说到:

你还在办公室肝着图,在工地吃着灰,忽然一个疑似甲方的娱乐明星以设计师的身份登上了领奖台,得意洋洋地享受着镁光灯与赞誉的包围。这一切都是市场、流量、关注度,或者更露骨一点,资本的力量。

建筑设计这个专业,涉及到结构、材料、力学、制图、美术等等,各个都是硬通技术很难注水,不是毫无基础、业余就可自学成才。对于明星而言,这是人设的宣传方式;可对于建筑师来说,是他们的梦想,是专业的荣誉勋章。

中国建筑师:梁思成

说到梁思成先生,如果只是对他、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之间的故事感兴趣,未免太可惜了。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出自维基百科)

从设计建筑方案来说,他是优秀的建筑师,作品有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而他更大的成就,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建筑教育、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因此也被称为建筑史学家、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的缘故。

梁林二人,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贡献不可磨灭。他们在动荡的年代,深入实地考察,长期在简陋的环境下潜心研究。他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古代优秀的建筑,更是鲜活的建筑历史、被忽略的建筑知识,使得中国建筑文化得以续命。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

大拙至美

《大拙至美》这本书,从引论、游历、设计、思想和评价五个方面,为我们徐徐道来梁思成先生的生平。还选录了一些他的随笔,以及为外国朋友写的古建介绍,更是一本非建筑专业的、科普性读物。

在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梁、林游历工作时的甘苦喜乐:

旅行中的寻获和发现极多,其趣味与意义各有千秋。时常,我们从文学典籍中读到某个古代遗址的精妙景致,但满怀期望的千里朝拜只找到一堆荒墟,或许尚余零星瓦片和雕石柱础聊充慰藉。

我们的旅途本身同样是心情沉浮不可期的探险。身体的苦楚被视作当然,我们常在无比迷人而快乐的难忘经历中锐感快意。

旅途常像古怪的,拖长了的野餐,遇到滑稽而惨痛的麻烦时,既惶急无比,又乐不可支。

先生对于当时缺乏民族自信心,只会复制他国风格的建筑界,发表的警示态度: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街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有“雕刻美”的市中心建制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

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

他为了保留古建筑的据理力争,城墙被拆时的痛苦:

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梁启超曾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到: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曾国藩)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那里是那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如果奖项于你,真的只是吸粉的噱头,是收获关注的营销。那么这些好看的锦上添花,却丝毫没有对专业知识的尊重。为什么不去努力耕耘自己的田地,去拿真正属于你职业生涯的奖项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一燕得奖被骂,建筑不是拿来亵玩的头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uo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