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之前的传媒公司后,我才逐渐认清到自己的能力到底几斤几两,从那家公司学到了多少知识和经验。
人天生就是习惯的动物,不喜欢思考并依赖常态,陷入惯性,会忽略自己的感受、潜力、空间和机会。
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没能及时反省,这次就趁空窗期来好好思考一下。
规划一下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支撑这个生活的物质基础,以及所需要做出的行动和改变。
其实这段时间,一个人独处很容易焦躁,尤其是在探索自己的前进方向时,尤为痛苦。
王小波早已点出,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我知道,即便我现在意识到了,想给自己争取更多的业务空间,也准备通过接受更多挑战来提升自己的资源驾驭能力,就算努力了,我也不一定能变成牛人。
但是不努力,我怎么知道老天给我的极限在哪?
我想赌一把。
我想尝试做不同的事,尝试接触不同的人,尝试发展新的能力。
这样的尝试,或许有些冒险,但是值得。
这段时间,对我造成最大影响的,除了职业迷茫,还有一点就是情绪。
关于情绪困扰,一个B站UP主@NIKO星说过这样一段话,或许是当下众多90后、00后的真实写照:
“现在困扰很多年轻人的不是学业,也不是工作,而是情绪的困扰。
随着我们的生存需求、底层需求得到适当满足后,我们对于自我超越的需求会非常高,好像开心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了。”
是啊,自我超越的高需求,让开心变得日渐困难,或许,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想追求的有很多,但心中没有具体的目标方向,甚至说连追求的入场券机会都没有。
二者之间的矛盾,造就了心头上的那一抹朱砂痣。
久闷心口,郁郁寡欢。
尤其是在这个网络社会,大家可以更容易地看到那些赤裸裸、毫无遮拦的鸿沟,自己和其他同龄人、阶级和阶级、现实和梦想之间的差距所带来的割裂感。
除了割裂,还有以为在网络时代自己会有众多选择的假象和无助感。
就拿我自己举例。
在我没想好自己的具体职业路径之前,面对网络招聘的芸芸岗位,感觉自己有很多选择,又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做不了,被压得步履蹒跚。
好在,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我现在也开始有所改变。
今天叨叨了这么多,也算是记录下自己最近的一点感触。
这个简书号,陆陆续续改了好几次名字,也做过很多次定位,但是,我还是打算把它变成我的一个成长记录基地。
回归创号初心。
我会不定期地分享一些自己读书所学到的知识,写一写自己的成长感悟,有职场的,有思维能力的,也有知识管理的,也算是在输出的同时,能帮到一些受此困惑的小伙伴。
当然,还有一个小私心,那就是希望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回头翻看自己写的文章,见证着不同阶段、每天进步的自己,也算是和那个时候的我,一次思想上的相遇重逢。
这种感觉一定很微妙。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知足且上进,温柔并坚定。”
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