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说话的程式。就是说话它是怎么说话的?说话它是有哪些内容构成形式构成的?给大家做一介绍。因为说书话和说话表演的一些特点,直接影响到了话本小说的某些特点。从说话的程式来看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个就是它的叙事角度。说话只有一个叙事角度,就是说书人的角度。说话是说书人来讲故事。而这个说书人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因此说话他采用的是一种全知叙事模式。
全知叙事模式是和限知叙事模式相对而言的,故事当中一个人物的角度来叙述这个故事的话,它的叙事是受到一些限制的。但是说书人,他站在故事之外来讲故事,他就像一个上帝,他对这个故事发生的原因、过程、结局,他了如指掌,全方位的把握,所以他这是全知性的。这个全知使得他的叙事完全可以多角度。
所谓的多角度,也就是他可以从外在的来叙述人物的行动、语言、表情,他可以有内视角,还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直接的刻画人物的心态心理活动。
内心独白在这个叙事当中也是随处可见,这个跟限知叙事也是不一样的。另外它可以是全方位的。它的时空的切换,时空的转换也是非常自由的。它可以从时间的顺序上来讲故事的进展。它也可以把故事即将发生的结果,还没有发生的一些情节提前来告诉观众,以此来造成听众的好奇心,来设置作品的一些悬念,这都是吸引听众的一种方式。
还有一点说书人,他自己常常跳出来。对故事,对人物,对某些情节进行直接的评论。所以说书又叫评书。评书指的就是说书人,他随时会对故事的进展,对人物的命运褒贬进行直接的评论。这里说的是说书的叙事的模式。这是一种全知叙事模式。
第二个问题介绍一下说书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说书的结构大概分为这么几个板块:
第一块是它的开场诗。在正式讲述故事之前,说书人会念一首诗,甚至是好多首诗,作为说书的一个开场。这些诗跟后面故事的主题有一定的关联,但没有直接的联系。
开场诗之后有一小段话叫做入话,就是引入后面要讲的这个故事。作者的一些解释叫入话,再后面有时候会采用,但不是所有的说书都会采用的一个部分,叫做头回。这个头回就是讲一个小故事,相对独立的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和后面的,主要要讲的故事有某种相关性。
头回之后,才是正话,就是说书人要讲的主要故事。为什么要有开场诗、入话、头回这样的一些内容呢?这个跟说书现场表演的那种形式有关。因为在场子里面表演,观众是陆陆续续来的。说书人要先说一些话,要讲一些内容,稳住新来的观众。他要等到观众聚集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开始正话的讲说。(续下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