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林道长:道学中的养生智慧与养生原则
道家思想概念
道家以道的理念总汇了天地人物的一切内涵和总规律、总法则。道是宇宙天地之原、之动力、之功能、之能量、之能源、之冲和之气、之能量场。道无常形,因变所适,道无形象、色味、音声、方圆、大小、内外、上下、边际、中心,清虚空静,无明暗,虚无之体,因循万物之用,无成执,无常形。司马谈《六家要旨》说道家,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因其空无,所以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立俗施事,无所不相宜,因其简约而易于操持,用事较少而功果却多。
道学的起源
道学起源于古圣先贤为了探索生命的奥秘,观察天地日月山川水土,以及四季运行的规律,运用天人合一的观念,探求天地人学的相应关系来了解宇宙万物之原始状态,感知生命的本源,以此研究人身如何效法天地自然而使生命达到恒常的状态而长生久视。从人的本性述说来追求生活的本质,以及生存的意义和发现生命的潜能,“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不知常妄作凶”。即为返本还元之道。是以学道的理念,不只是局限于健康养生长寿,而是要达到人生本性生命的飞跃。大道的法则不是人们能看到摸到听到的,而是自然存在于生活之中,百姓日用而不知,只有善于体道而又能够做到虚极静笃无为自然的人才能去感受领会,“无欲以观妙,有欲以观窍”,以至于达到返本还元,阻止身体机能衰退,重返青春,与道合一,无有终始。
道与德的概念
老子曰:“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使物有形,给予万物的存在,就是道;助物成功,并且承载护持,协助养育,就是德。所以说:有德辅助而成就道业,无德必不能成道。德是助长万物的条件,道是滋生万物的本原,因此万物莫不遵循道的法则,而又尊重德的蓄养价值。
以道为体,以德为用,如以天地为体,四季气运为用,万物茁壮生长一样,倡导天德之健运,地德之厚重。处于朴素自然之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合于上古之民元始自然的天性质朴,可比于燧人氏、有巢氏、三皇、尧舜时代。理论上遵循天道无为清虚自然的本质,天真元始的性情。欲摒弃礼学之仁、义、礼,以为虚伪之本,忠信之薄,祸乱之首。天然淳朴不虚伪欺诈,内心平和良善,无情志所伤的就是生命自然状态,
法道养生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的宇宙论体系,道源于一炁,一炁流行,化生万物,万物皆禀道性。顺应天地阴阳,四时气运以养生,顺着春温生发,夏热长养,秋凉收敛,冬寒潜藏,人们也应该依时令而在春天之时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暑夏之时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秋凉之时使志安宁,无外其志,收敛神气,使肺气清;冬寒之时无扰阳气,无泄皮肤,去寒就温,是志若伏若匿。法天道顺天时,不违背时令节气,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五脏六腑与时令相和相通,必然四时安康永保吉祥。
无为而无不为,就是顺应潮流,与时俱进,言虽难明,其实易行。顺应自然,了解自然,把握自然,运用自然。与万物混然一气,不为物先,不为物后,究万物之情而能为万物之主。养生不刻意不忘为,只以自身体质状态为念,蓄养精神内心充实,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不求闻达,不图虚幻,身心健康。所以修身以虚心实腹,弱志强骨为要,无妄为妄知,而行无为无知。无为则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处世之养生
淳德全道之世,鸿蒙未判,朴实无华,人们眼不辨人以色,耳不分人以音,口不尝人以味,身不触人以物,鼻不闻人以臭。大白若污,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所以我们处世之养生也应当不以高低贵贱去分辨人,不以善恶美丑去判断人。没有分别心,没有审视标准,如婴孩之未知,智识之未开。老子所谓“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修身以柔弱,谦卑处下、不争,致虚、守静为原则,这也是道的基本原则。无所谓委屈、冤枉、亏缺、敝坏。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有功而不居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不与众人同好同利,任人褒贬,而行昏聩无能,愚昧无知之态。甘守寂莫,恬淡清静,无有嗜好,如婴儿之蒙昧。然而处混浊却能静止而徐徐有清纯之象,安于寂莫却能持久而徐徐有生发之气。知宠辱得失之害身,故避之不取;知声色滋味之伤精神,故弃之不顾。
知富贵荣华,终为遗咎之类,故退身而乐生为要,行道如上善之水,利物利人。
环境之养生
感天地覆载之恩养,乐方域水土之泽被,法于阴阳,起居有常,不登高履险而妄行,不轻身远徙而妄为,安步当车,定心养神,心身和泰,形神兼备,以所食为甘醇,以所衣为美服,以所居为至栖,以所俗为至乐,安心于生养之域,既使邻国相互望见,鸡犬之声都能听到,因乐于恬淡,处于冲和,胸怀道德,重生贵术,餐霞饮露,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本文作者李宇林道长,系北京白云观道医馆馆长,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所以看懂了,人活一口炁,此炁非比气也。:)
六时吉祥!更多养生知识,请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