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校长抗战西迁贵州日记(连载第2453天)
1946年10月3日(周四)杭州,阴历重九,雨,侵晓大雨,北风,24(76°F)。
晨六点起。九点半,中美农业考察团(技术合作团)中方团长邹秉文来谈,其著有《中国农业建设方案》,主张在中国划为八大农业区,其中,教育与推广作为一个理由,似乎很充分,但实行起来极困难。他对台湾之农业规模极为称道,说虽美国也不过如此。又说陈公侠极为谦虚,蔡邦华提议中华农学会在台湾召开年会,他非常赞成。
十一点,招待农业团成员茶点并座谈,有技术合作美方人员赫济生(Hutchinson)、副团长穆懿尔、勃恩士 、艾拉司,中方副团长沈宗瀚及叶谦吉、林刚、朱晋卿、梁庆椿等,邦华、鸿逵陪。我介绍农院概况,专家提出多个问题。邹秉文主张将农学院移至农业改进所附近,而美专家Hutchinson则主张,农院与文理二院不应分开。我同意其于其见解。校内视察一周后告别。庆椿为参加货币会议,将去美国。
午后七点偕邦华至张自立处,并至杏花村参加省建设厅、浙大农学院等八家机关共同举办的晚宴,到 Hutchinson、 Cranes等及皮作琼、Kendric N. Marshall( Director Shanghai Regional Office)、祝修爵等。十点回。
(贵州的青岩、遵义、湄潭和永兴,值得每个浙大人一生当中,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以上文字系由贵州浙大校友雨仁每天读译自《竺可桢全集》之1940~1946年,一天一篇,持续七年,新鲜读译,与您分享,“穿越”西迁,见证校长在贵州抗战办学七年的每一天,感悟求是精神,弘扬西迁文化。误读与错漏,在所难免,敬请阅读原著。更多连载见~
http://blog.sina.com.cn/xiqianq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