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726491/a21fc54e7c0c8c9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6491/23c41b312fb873e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726491/83559158c22eecf3.jpg)
我最爱的“包菜头”
刘朵阿姨 70岁口述 整理董传秀
“姨你年轻时候的发型都是啥样的啊?”
刘朵阿姨很勤劳,经常来我家帮助行动不便的我扫地,端饭的,这不这会又到我家来串门,我心血来潮地问到。
“我十五到二十岁的时候扎的就是羊角辫,和齐胸的双短辫发型。 因为那时我生在农村,要割草子,喂牛子,拉车子,担担子,这样的发型干起活来不碍事,也不会弄乱头发。所以很多年就一个发型,也不能太长,长了碍事。”
刘朵阿姨说起年轻时候的事情,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像是又回到了从前。
“那时六十岁以上的老婆们,都是在脑后扎一个疙瘩,网一个网,插个银簪子,人们都叫这种发型是爬角头。”刘朵阿姨侃侃而谈。
“一般的女人们都是剪的齐耳短发,也没什么花样。那时我姐比我大两岁,正是上演《朝阳沟》的年代,银环的形象深入人心。农村的女孩们更是羡慕至极。长辫子在那时就是知识、温柔、美丽的代名词。”
刘阿姨继续着发型的话题。
“我姐也跟着留了个银环的长辫子,再加上姐上了初中,有点文化。一个村的人们看到了,都给我姐起了个绰号,假银环。呵呵……”阿姨说的越来越开心,越来越精神。好象年轻了许多 眼睛里闪闪发亮。
“看看人家这姑娘,长得漂亮,个子也高 ,还有文化,那都象银环 ,真好看!”人们都夸我姐好看,漂亮。”
“你不记得,那时电影上银环穿着一个方格子布衫,辫两个大辫子,一边唱着:’银环我……,银环我下乡……身子一扭,头发辫向后一甩。”阿姨一边唱着,一边做着动作,俨然银环再现一样。
我们都开心地笑了起了。
“ 我看了都眼气(羡慕的意思)老姨接着说。可是我的头发丝硬,一长长,就支杈着,不好看,所以就不能留长,就剪短了。留长发辫子要头发软,勤洗头,还需要有耐心的才能留那么长,才好看,好多女孩性子急,嫌麻烦就留不起来。所以一个大队留长发及腰的并不多。也因此更加迷人出眼,招人喜欢 。”
“到我二十四岁的时候,我也上班了,那时最流行包菜头,就是到理发店去把头发,从上到下一点一点剪薄,直到脖子上剪短剪齐,一层一层的象个包包菜,很好看 一般剪这发型的,都是有文化上班的女孩,才有资本讲究,才舍得上理发店去剪的。这也是商品粮,有工作、有文化、有品味的代表形象了。”
“我上班后也脱掉了以往老土的发型,剪了包菜头。老家的人们谁见我都说我变洋气了、变得象个文化人,拽多了。我还暗暗开心了一阵子呢!”
此时我的思绪似乎也被她的话带到了那个封闭久远的年代了,傻傻地跟着想痴了过去。
图为刘朵阿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