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激昂的诗词之《从军行七首》

激昂的诗词之《从军行七首》

作者: 草帽叔叔 | 来源:发表于2024-08-17 06:33 被阅读0次

【非原创作品,综合自网络资料,仅供学习参考!】

《从军行七首》

唐·王昌龄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七首·第四》

【赏析】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战死将士骸骨,表现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第四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第五首诗描写奔赴前线的戍边将士听到前方部队首战告捷的消息时的欣喜心情,反映了唐军强大的战斗力;第六首诗描写将军欲奔赴边关杀敌立功的急切心情;第七首诗主要描写山峦叠嶂、烽火遍布的边塞景观。全诗意境苍凉,慷慨激昂,充分显示出盛唐气象。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相关文章

  • 诗词的宣传片

    学霸慷慨激昂演说诗词之美 这才叫酷 上升到国家民族 厉害 元宵节过得不错 知道了扫地僧般的外卖诗词小哥还有慷慨激...

  • 闻韩可胜先生讲座

    诗词之美,在于心 繁荣富强则美誉有加 时局严峻则激昂于表 金戈铁马铮峥山河 江山美人灼灼其中 今日之华育学子 明日...

  • 诗词|《古从军行》

    《古从军行 》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

  • 初唐四杰----杨炯

    初唐四杰之杨炯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

  • 古典诗词的36种艺术手法示例

    古典诗词的36种艺术手法示例 1、直抒胸臆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2、融...

  • 【竹韵格律学堂】第一百一十六课 ‖古典诗词的36种艺术手法

    主讲/ 边义 古典诗词的36种艺术手法 1、直抒胸臆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 投笔从戎的慷慨—杨炯《从军行》

    歪解诗词2.0(100/022)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

  • 毛诗词,乃王霸之诗词也

    近来读毛泽东诗词,只有一个大感受:毛泽东的诗词是王者之诗词,领袖之诗词,伟人之诗词。他的作品与古时的诗词格调全不相...

  • 激昂

    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可以,但是很多努力改变了人生。 先生是靠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改变的自己,从五年前的售车顾问,一步一...

  • 激昂

    我要藉这一时的豪放 和从容,灵魂清醒的 在喝一泉甘甜的鲜露, 来挥动思想的利剑, 舞它那一瞥最敏锐的 锋芒,象皑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激昂的诗词之《从军行七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ex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