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儿科医生压力大,“三高一低”的他们,怎样为孩子撑起健康晴空?

儿科医生压力大,“三高一低”的他们,怎样为孩子撑起健康晴空?

作者: 睿汐ghy | 来源:发表于2019-08-07 12:07 被阅读0次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怀和帮助的弱势群体。不言而喻,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的儿科医生,也相应地承担起了更多的责任。儿科素来有“三高一低”之称:高风险、高强度、高纠纷、低收入,如此的科室环境下,仍有众多的儿科医生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爱心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儿科医生压力重重

    儿科病人和成人科室的病人有很大的不同,儿童不善于表达、甚至不会表达,所以儿科历来被称为“哑科”。大夫接诊过程中需要特别细心的观察,才能对疾病做出正确的判断。

    儿童的疾病多是呼吸道的问题,给小孩查体的时候,即使没有嗓子肿胀、疼痛等症状,也要特别观察咽喉部位是否发生病变。另外有些孩子在肺炎早期并无咳嗽、发热等肺炎的典型症状,大夫如果不听心肺就很难发现这类疾病。

    由此可见,儿科大夫必须事事谨慎、时时留心,时刻绷紧脑中的一根弦,才能确保诊治的精确度。压力何其大,由此而知。

    与此同时,由于家长医学常识有限或者性格因素,经常出现大夫的诊断结果和家长描绘不一致的现象,家长的描述有时甚至会误导医生的诊断。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不爱吃饭,直接告诉医生孩子的消化系统有问题,让医生开促进消化的药。遇到这种情况,儿科医生必须凭着一双“火眼金睛”,把自己的整体观察和家长的描述结合起来,不能完全听家长的。

    还有的家长要么是过度关注,把一些生理现象看成病理现象,要么是忽视了孩子的病情,儿科大夫必须客观地观察孩子,做出独立的判断。

    另外,儿科疾病的特点也是导致儿科大夫心理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儿科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科疾病跟成人的疾病有很多的不同。

    与成人科室相比,儿科大夫需要具备更广泛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成人科室可以分为呼吸科、消化科、神经科等等,而综合性医院的儿科实际上是一个小的综合科室,涉及到新生儿、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生长发育等各个专业,这就对大夫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且,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同阶段的疾病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大夫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比如,同一种方法,婴儿可以用,新生儿就不可以用。而且儿童的病情变化较快,以小时、甚至分钟变化的,儿科大夫必须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发展趋势,才能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加重。

    除了来自于自身心理的压力之外,来自于社会的压力也是儿科大夫面临的重压之一。

    现在社会独生子女特别多,孩子是全家关注的焦点,孩子生病的时候,家长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特别高。一般家长总是认为大夫什么病都能治好,但实际上有的病可以治好,有的病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治不好,还有一些病尚未被科学认识。家长过高的期望值和技术水平的有限性也给医生带来了过重的负担。

    儿科诊室总是人满为患,医生被围得水泄不通。倒不是病人太多,而是陪着孩子来看病的人太多了,少则一个两个,多则五六个人。大多孩子是爸爸、妈妈一块陪着来的,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家齐上阵的也不在少数。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一个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大夫,又怎能不感受到压力呢?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容不得医生出半点意外。那么,对儿科医生来讲,如何应对这些压力?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保证治疗效果,把失误的几率降到最低,这样一来,不管家长对医生的要求多高,都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地方了。

    第二,要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提高和家长沟通的效果。大夫在诊治的过程中,要耐心跟家长解释孩子病情变化的特点及发展的趋势,尽量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治疗的效果。

    第三,培养对职业的热爱和忠诚。有了这份职业热爱,压力就变成了动力。

    最后,从宏观的层面来说,社会压力仅靠大夫是解决不了的,还要和普及医学常识、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结合起来。比如有的家长认为输液可以加速治疗的效果,但实际上有些孩子并不适合输液,这就容易造成矛盾。

    除上述提到的压力之外,儿科大夫还面临着其他的压力。比如,来自家庭的压力。由于工作量大,儿科大夫很少能正常下班的。相对而言,属于大夫个人的时间就减少了,不仅大夫个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也会对家庭关系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还有经济的压力,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大夫而言。儿科检查少,用药少,大夫的收入和所得不成比例。儿科大夫和同级的其他科室大夫相比,收入总体偏低。

    除此之外,作为科室主任的儿科大夫,还有可能面临着人才的压力。儿科大夫招聘难、人才易流失的现象相当普遍,各医院的人事部门、儿科主任为招到优秀的人才并留住人才想尽了办法。



    做好儿科大夫,智商、情商都重要

    据了解,儿科医生们选择儿科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都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一位儿科主任这样感慨:“看孩子的眼睛,有一种心灵被净化的感觉;看到生病的孩子在这里恢复健康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比治好一个大人更强烈。”

    做一个好大夫不容易,做一个好的儿科大夫更不容易。那么,儿科大夫究竟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健康的晴空呢?这是年轻的儿科大夫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儿科的前辈们所思考的问题。

    疗效好是评价一个医生最基本的标准,在儿科更是如此。所以,要想做好儿科大夫,必须要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家长接受一个大夫,追根究底,接受的肯定还是大夫的技术。服务态度再好,治疗效果不好就无法被家长接受。对于儿科大夫来说,经验显得特别重要,大夫只有把基本功提高,才能在临床中不断积累经验,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治疗。并且大夫的专业技能好,和家长交流起来更加自信,减少治疗过程中不必要的纠纷。

    其次,要做一个有爱心、耐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的大夫,这是由儿科的特点决定的。儿科是医院里最“热闹”的一个科室,不少孩子对医生都有抵触的情绪,不配合医生的查体和询问,甚至为此大哭大闹。如果没有一颗爱孩子、爱本职的心,怎能做好工作?

    可以说,在儿科的诊室里,医生、护士们为了解决这方面的困难,想出了很多妙招。有的医生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到诊治的过程中,鼓励孩子自己撩起衣服,让医生听心肺;有的医生遇到胆小、羞涩的孩子,亲切地叫着他们的昵称或者“宝宝”、“宝贝儿”一类的称呼,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对于那些哭闹的孩子,大夫们就和家长一起哄着他们,安抚孩子的情绪……与成人科室相比,高度的责任心在儿科显得更为重要。小孩子不会表达,有的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即使不舒服也不知道怎么求助,完全靠大夫对其负责。

    除上述之外,在现在的社会情况下,要想做好儿科大夫,还必须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大夫要理解家长的困惑和焦虑,家长再急医生也不能急,而且还要试着去理解家长急的原因。

    一个有换位思考意识的大夫,跟家长沟通起来也容易一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工作方法,但是对于儿科大夫来说,不管年轻的大夫或是年长的大夫,都要注意磨砺自己的性格,使之符合儿科工作的特点。


    睿汐

    作者:睿汐,资深媒体人,国医时代创始人,医生品牌策划专家,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健康与公共传播分会秘书长、国医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总编。从事医药类行业媒体十余年,创办了国内首本打造中国医学人文卓越传媒的《国医》杂志,采访国内诸多知名三甲医院院长、国医大师、著名中医名家等,发表文章200多万字,推出诸多有影响的作品,被业界赋予“中国当代医药界张爱玲”的美誉。已出版书籍《守望——基层医生的生存世界》,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一部关于基层医生的人文纪实类书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科医生压力大,“三高一低”的他们,怎样为孩子撑起健康晴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fo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