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阅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前言部分:
1.修订原则是什么?
(一)坚持目标导向
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确立课程修订的根本遵循。准确理解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二)坚持问题导向
全面梳理课程改革的困难与问题,明确修订重点与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一体化设置,促进学段衔接,提升课程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价值性的课程内容(精选课程,可以选择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如六堡茶,中草药等),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明确实施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创新导向
强化课程综合性(学科融合)和实践性(做中学),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增强课程适宜性。坚持与时俱进(现代技术与农耕延续的无缝结合),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无公害茶园的现代管理技术)、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比如现代工艺制作六堡茶),更新课程内容(除了基本的农业家务活,还需要开发哪些适宜本地实际的课程?),体现课程时代性。
2.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有什么主要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是优化了课程设置。(9552总课时不变,一体化设计“道德与法治”。改革艺术课程设置(音乐、美术,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劳动、信息技术独立开设课程、科学、综合实践提前至一年级。)
三是细化了实施要求。明确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教学改革、评价改革;培训、教科研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二)关于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了育人导向。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细化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课程育人功能。)
二是优化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比如菊花课程的跨学科融合教学)
三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不同学段不同学业成就。
四是增强了指导性。注重实现教—学—评,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并且强化“怎么教”的具体指导。
五是加强了学段衔接。一二年级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3.你如何看待本次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如何开展本校或者本班级的劳动课程,有哪些计划与措施?
首先是要把握课程标准思想。本次课程标注修订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优化学校育人蓝图。当今社会科技力量突飞猛进,网络新媒体普及迅速,学校、社会、家庭都面临新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思考:如何更好培育时代新人,让学生具有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要研读透彻,了解课程变化。认真研读课程方案变化和课程标准变化,了解学段特点,根据课题进行课程开发和应用推广。
三是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好本地资源和学校实际开发课程,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改革。
三是要转变育人方式。自始至终贯彻让学生站在课堂中间的理念,转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观念,变成“我想学,我要学”。
四是要做好课程核心素养的评价方式探讨和实施。
在本校的劳动教育课程中,我将会引领并带领老师们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以育人为根本,向核心素养出发,以任务群为基本单位,搭建规范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内容结构(比如菊花课程、六堡茶课程、中草药课程等),根据学段安排课程内容。以发展为核心,研制各学段劳动素养要求。以体悟为关键,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实践方式。除了利用现有的中草药、六堡茶基地外,计划开辟二十四节气种植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从种植园的设计、制作、试验、劳作、探究等方式获得劳动体验、学习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切实体现课程育人的强大功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