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编辑手记二:她的老街也是你的老街

编辑手记二:她的老街也是你的老街

作者: 回声鸟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21:39 被阅读190次

    2016年11月,和《杨争光:文字岁月》同时发布的还有张黎明老师的《她的老街:1979~1983》。

    相对而言,因为有了《文字岁月》的体例,这本书编辑过程要容易一些,但是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一部有关深圳的图文并茂的非虚构故事,我们也用了很多功夫去找图片。

    张老师的文字自然不必说,饱含热情,因为是从自身经历出发,所以亲切生动,娓娓道来。

    我认识张老师是因为《血脉中华》重印,在重新编辑的过程中感受了张老师的认真执着。那一次我们电话聊了很多,觉得有一种特别的亲切。偶然聊起要做《我们深圳》丛书,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本土作家,张老师一下子来了精神,说起了她的老街故事,还说她收藏了80年代的很多图片和当时的深圳地图。我当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深圳故事,约出去的几本书都在创作,还没有完工,压力与日俱增,我常常给作者发微信,变成催稿大王。听到张老师这个选题,我赶快报告给社里,社长立刻确定了这个选题。

    那个时候,张老师家里有人生病,她一边照顾家人,一边紧锣密鼓地帮我们写稿。写好一章就发过来一章让我先睹为快。她从1979年第一次坐火车来到深圳写起,那个青葱年代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待到后来我看到她发给我们的图片,看到她年轻时的样貌,一下子感觉惊艳了时光。她明亮的大眼睛和那个年代标志性的两根辫子,让我好像进入了电影时空。张老师的父亲就是老深圳坪山人,她随父亲生活在广州珠三角地区,1979年回到深圳,开始投入火热的深圳建设年代。第一章是她在深圳建材局的日子,写她走过的老街、东门、鸿安饭店、深圳墟、深圳河;第二章写乌石古地区,写和平路,写文锦渡、写外事办;第三章则是她调到深圳特区报,参与创办特区报的日子。在流淌的文字里,我为失去的深圳旧貌惋惜,也为峥嵘的深圳改革而兴奋。第一次我开始了解这么形象地了解深圳历史,像是经过五年才真正开始走进了深圳。

    张老师又特别带给我们上百张老照片,发黄的相纸把我们带入了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多图片是当时在深圳乌石古工作的外国工程师拍摄的,可以说留下了难忘的影像记忆。为了做好这本书,孔总特别联系了报业集团图片社,找到了很多老照片,比如江式高、比如吕翔老师的图,看到了最早的时间就是金钱的标语。我又找到了杨德祺老师当时画的博雅画廊、罗湖火车站。文中出现的博雅画廊,又请孔总拜托很多人找了当时的照片。

    张老师也到处搜寻图片,找到了深圳美术馆、甚至为此在微信上成立了老深圳群。设计师肖敏因为不断出现新的图片,只好不厌其烦地修改版式,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在快要成书的日子,张老师还带着我去一位八十五岁的出生在东门的老深圳人陈敏学家里,请摄影师文靖拍摄了陈敏学老人收藏的很多照片。陈先生是深圳的英雄,不仅参加了革命工作,而且还在新时代抓了很多小偷,被评为深圳好市民,经常会有媒体采访。拍摄时,他特意穿上了军装,后来还把我们送到楼下。陈先生11月也专门出席了我们的新书发布会。

    陈先生只是张老师的众多采访对象。这么多年,她采访了许许多多的东纵战士和边纵老革命。她有大量第一手的录音资料和很多的采访本。先后创作了许多和东纵有关的书籍,用她自己的话,她的创作不离深圳父老及水土,不敢忘宗族忘血脉。直到今天,那些老人还一再拜托她写一本1949年的深圳,再现那个更加激荡的年代。很多老人担心自己很快要老去了,希望能留下那段记忆。

    也许是和张老师从事过记者工作有关,她的写作满是真实的力量。在张老师的文字里,可以看到很多第一手的扎实的采访和档案资料,融入到她的写作中。她为了写深圳墟,和廖红雷老师、和张一兵老师都做了交流,一点点核对深圳墟的成墟时间。一个相机、一个录音笔、一个采访本、一个联系名录,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必备的工具。尽管她也有文学的描述,也有情感的表达,却很克制。她和我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和历史比起来,文学好苍白,如同浮床一样。这也许见仁见智,但你可知真实在张黎明老师写作里的分量。

    张老师很少用微信,大部分时间在河源的山里隐居,有一大片土地,养鸡、种菜、写作,过着让我羡慕的生活。但是如果要采访,她就会回到深圳,一个人一个人地去采访,去寻找人物背后的故事。

    因为她的老街,我们将这套书的历史断面不断挖掘,接下来还将有80年代的深圳,90年代的深圳。希望我们能真正走进深圳的风物水土,了解这个第二故乡。张老师是我认识的真正意义上的深圳人,也让我对深圳有了更深的感情。我在最初做这套书的时候,因为没稿子,去了很多地方,和好多人聊过,比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当时我常常置疑自己做的是无用功,如今慢慢很多故事和线索都汇聚在一起了。和张老师不断深入聊天,我还明白,很多时候,你就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不要太问结果,果会自然来。

    《我们深圳》,欲重新梳理深圳的昨天和今天,涉及深圳的文化、地理、历史、科技、商业、创意、自然等多个领域。因为纵观深圳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虽然不断有(相关)优秀图书出现,但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丛书来留住和记录深圳的发展变化。而深圳发展太快了,变化也太快了,这整理的工作做得越晚,可以留存的实证记忆就越少。社长最初的设想是做一套百科书式的丛书,涵盖深圳的方方面面,起到科普的作用。在编辑部整理了几十个选题后,社长提出了新的想法,要做更加有深度、有独特人文色彩的非虚构图书。这样一来,就对丛书的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写作必须具有思想性、文学性,又是真实而细致的,能够呈现出深圳独特的文化气质。去年12月,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在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上举办了丛书选题研讨会,和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丛书的出版,呈现一个更加个人化的、更加接地气的深圳。它包含逝去的深圳记忆,亦记录深圳正在发生的故事,同时映照深圳未来的命运与思考。最后四大板块分别为:城市英雄、故园家底、蓝天绿地、都市精灵。

    和张老师一起去查档案 1948年的深圳通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编辑手记二:她的老街也是你的老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g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