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红海行动》,元神的过度燃烧使大脑处于缺氧状态,在座位上愣神了120秒才回过神来。
每一分钟镜头的切换都不留余地的“砰砰砰!轰轰轰!”,海陆空各种战斗武器翻新出现,音乐节奏感将战斗情节推进的刚刚好,为数不多的两场慢节奏音乐柔情戏,短短的,间插在紧张的战斗场景间,艾玛,铁女落泪硬汉柔情,生生把大中国观影人热突突的心揉的皱皱巴巴,上面丝丝缕缕的纹路不知不觉镌刻上中国魂:勇者无敌。这是全世界早已用烂的词,但各位看客观影完毕一定会森森地认为这就是中国制造的中国魂——Made in China。虽然,导演提炼出来的作品精神,在影片中只植入了两次。
春风吹,战鼓擂,中华英雄谁怕谁。
作为一名中国人,也没有任何改变国籍的念头和机会,对于此类题材电影看起来还是很受用的。
电影文化从某种角度说,对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至少对于土根的和我一样平凡的大多数人,从导演讲述的一个个故事里,看到了我们一生也不可能涉足的世界。
对于“也门撤侨”事件,这部两个小时电影可能只讲诉了其中之万一,或许有很多细节和人物不能像“清明上河图”那样一一铺陈开来,但在营救与牺牲间,生命的幻与灭还是会冲击到人们灵魂里潜伏着的民族标记,也是从小学时我们就开始读的那句,不以为然的,不太明了的话: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这是每个中国人的标记——Made in China。
娱乐界从来不缺少跟风者,找爸爸那个真人秀节目一火,全国都开始各种找爸爸。选草根歌手的节目一火,每个卫视都开始海选歌手。《战狼》一火,如果没有很多爱国硬战商业片会后扑而上,那就不正常了。
但我认为《红海行动》不算跟风,如果硬要算,相较《战狼》12,《红海》也可以算3.0版本。
实战电影,烧钱。但烧钱与烧钱之间,是有天差地别的艺术差距的。谁将这个差距抓得好,谁就将人民币玩儿得漂亮。
《红海》演员并不算很出位,导演选角儿眼神却不错,一个萝卜蹲一个坑儿,你别管那萝卜是不是好莱坞进口的,还是中美转基因的,还是中国土长的,关键是插在那里刚好,适应水土,花钱少还长得风姿卓越。记得一些片子,简直是一线明星脸的PPT自动播放,但从故事本身到讲故事的能力,简直弱爆了。
国人的甄别能力越来越好了,是不是想看的中国脸,不光是演员出场费高低的问题。姿势要帅,台词要好,沉沉稳稳的把作品精神表现出来,不要浮夸得把鱼尾纹抬头纹都憋出来了,戏还没出来。
爱的真,这才是中国脸——Made in China。
再说画面。画面对于电影,类似于作文之于文字,绘画之于线条,生命之于米饭,娶老婆之于房子。它是根本是核心。
一个讲得活灵活现的电影拉开了看,也就是一帧帧画面的连续整合。
不得不说现在的国内电影场景和化妆真是越来越棒棒哒了。一个爆破下来,整车人的头,胳膊,脚板,挂着的,压着的,埋着的,由于太过逼真让我泛出了反胃感。那些焦灰的尸身,奄奄一息蠕动的残肢败体,血淋淋的在几十平米的荧幕上演绎出战争之下,数千数万生命在瞬间如樯橹——灰飞烟灭。
蛟龙战员石头牺牲时脸部特写,被炸破的左脸,翻出来的牙齿,汩汩往外流的颈部动脉,佟莉抱着他,一张血肉模糊的脸挨着另一张血肉模糊的脸,眼泪冲下来,在脸上露出白净的一条河,足足几分钟,导演做得很细致。
佟莉单人斗壮汉,一朵战地玫瑰开了。
副队长卧车卸炸弹,一个爆破手亮了。
至于队长,全程冷静利落的指挥,能统御全局,能独自勇战。
……
大片最怕讲得了大场面,做不好小细节。排山倒海的来时容易被震撼不容易被感动,但一冷不丁细致柔和一下,眼泪就崩不住了。
一个个画面最终拼凑出这幅英雄的中国图——Made in China。
要说……有什么不太满意么,可能很多观众同我一样,在谢幕时看到霍思燕的名字,都在努力回想,她出在哪里。这个么……
还有英雄的题材都避免不了的套路,主角光环太强,以至于怪兽都不够打了。
但这些都不影响春节贺岁电影霸屏时期,这部片子作为一股清流迎来开门红。
2018,祝我们每个人都如同这部电影一般,红红火火,收得钵满盆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