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75511d24c06c9b6d.jpg)
中秋假期参加朋友聚餐和各种活动,每天看似很轻松就是玩玩玩,但是实属耗时耗精力,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应酬和陪伴孩子上。每逢佳节倍思亲,忙碌的外表也掩盖不了孤独的内心,可能是人至中年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少时依赖父母,年青时托付他人,人之中年才恍然醒悟,世间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人终究是孤独的来,孤独的走。将来父母还要依靠我,孩子还要依赖我,我必须成长起来,担负起责任和使命。成长自己,理解他人吧!这样就能与自己和解,与他人和解,与世界连接。
今天终于上班了,一个人可以独自在公寓备课、上课和学习。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和疗愈。早上起来去公园散步、听书已经成了我的晨间习惯。一整天的独处,让疲惫的身心蓄满了能量,关爱自己,才能让自己充满正能量。
今天进行了情绪测试,我属于高敏感人群,对大自然的变化很敏感。这就是我喜欢大自然的原因吧,大自然能疗愈我的一切不适感。一早上的亲近自然已经让我的情绪平复了许多,大自然把我拉回了当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fd1ca4ac737f7c2e.jpg)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绪
下午没课,就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了,下午看了《真正厉害的人都能掌控自己的情绪》,这本书是讲情绪管理的。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敏感度,了解高敏感人的特征,我就属于高敏感人群,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都很敏感,容易受到他人情绪的影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被误伤。
这本书有理论有实操,通过觉察和写情绪日记,了解自己的情绪模式,又是模式!每个人的情绪反应都是模式化的,我的情绪模式是对他人的情绪很敏感,感受到他人的生气和愤怒的情绪,我的情绪也会被激化,进入情绪化回应或者逃避模式。
我的情绪为什么会被他人情绪激化呢?边界感不清晰还是课题不分离呢?我和他人的关系还处在混沌共生状态,我的内在抽象自我还没有诞生。怎么建立自己的人际边界呢?清晰的告诉他人我不能容忍的事情。
这和我儿时的经历有关,母亲是不容许我有情绪的,有情绪也得憋着。时间长了,我对自己的情绪就没了觉察能力,当然对他人的情绪也没有觉察能力,认为有情绪就不对。
很惭愧,我对儿子的情绪也是采用堵而不是疏导的方式。情商低真的是硬伤,而且还代际传递,现在学习了,我和儿子的互动模式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七情六欲是人之常情,接纳自己的情绪,情绪来了就和她在一起呆一会。每种情绪都有一股能量,看你怎么对待她。把情绪的能量包直接扔出去,就伤害了人际关系。
把情绪的能量包砸向自己,就伤害了自己。如果打开能量包看看是什么,哦,我生气了,然后和生气在一起呆一会,找到疏导生气的方式,能量包就被我们化为自己的能量了。
试想一个从来不生气,不愤怒的人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样的人是不是缺少了些许的生气和活力呢?至少这样的人是不真实不可爱的。
告诉别人自己生气了,需要单独呆一会消化情绪,相信别人都能理解。负面情绪也有正面的意义,是人机体的自我保护,譬如焦虑、紧张等。健康的心理是有适度的负面情绪,而不是没有负面情绪。
![](https://img.haomeiwen.com/i25690392/1ec2673380234390.jpg)
摒弃一切自我设限
记得一年前,我就想学习画画,一直没有拿起画笔,因为我头脑中有个声音告诉我,你没学习过画画,你不会画画。画画也是一种表达,为什么孩子不学习就可以画画呢,成人为什么必须要学习?
今天买了画笔,我在家里画了几笔也没觉得很丑,如果你不拿起画笔,那么你永远也不会画画。想画就去画,画了画了就会了。
我一直不敢公开写作,因为我觉得自己是理科生,写作不行。我没有系统学习过,不专业。这句话是个谬误。
写作也是表达,就和讲话一样,会讲话就会写作,不需要学习。写作不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华丽的辞藻,只需要写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想写就写吧,写多了自然就会了。
我到底还有多少这样自我设限的想法呢?打破这些不合理的想法,才能更好的成长自己。
我不会跳舞、我不会弹钢琴。。。都可以修改为我可以学习跳舞,我可以学习弹钢琴。。。。思维决定行为,打破思维的固化,行为才能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