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间,如果有什么收获的话,我的就是:
直接逼迫我厨艺提升3倍。都靠某音过生活的……
我真的很喜欢一个博主天天更新的家常菜谱。特别简单,傻瓜式,零失败那种。
自我从她那里学会了素三鲜、炒豆腐泡、干锅包菜、凉拌土豆以后。我家的饭菜质量直线飙升。每天对着饭菜,感受到深深的罪恶感(食欲)……
今天就是凉拌土豆丝。自我吹爆一下:味道丝毫不逊色路边小炒店那个掌勺的老厨师。如果说,有什么地方比他差的话,我想那就是刀工吧!
最近我开始在朋友圈上更新我的菜单。

虽然,除了最亲近的几个熟人,也没什么人点赞。说不落寞是假的,但也没有怎样。我的目的不在此,是为了给老妈看的。
我和老公一家都在上海。嫁人以后,妈妈总怕我做不好一个媳妇。
总是希望我学着多做点家务,而且还要把家务做漂亮一点。
在她的观念里,媳妇做家务做的棒是最受人尊重的。当然,如果赚钱多当然是最好。但是如果赚钱多,家务一塌糊涂,那也不体面。
相反,我妈妈用很钦佩的语气提起她们公司一个女工。她说她真的讲究。虽然家里穷,但是出门打扮干干净净,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在我妈眼里,她非常体面。
更别提她女儿我,又不会赚钱,她就觉得我该把做饭菜,做家务的“手艺”学好。省的被夫家瞧不起。
故而,我也不好每天像报告一样,单独给她发我每天都吃啥。

于是,我几次都是拍了照片发朋友圈。
老妈的朋友圈,统共不过三十几个人(还不一定有)。她也最关注我。所以,她必定会留意……这样就顺利完成了成绩汇报。
其实,很多的时候,我们在翻看朋友圈,都是抱着看新闻的态度去看的。
有什么喜事,坏事。跟自己有关的几乎也没有。
但是,我们真正想看的,还是我们自己特别熟悉的,不怎么露面的那几个知心人,好朋友,好同学。
可偏偏,不怎么看得到。
好像是袁泉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路上随便碰到的一个人。都是别人梦里都想见的人。
我每次想起,都为这句话感动。
想起儿子,他不在我身边一个多月了。
想起老家,我离得太远……
想起那些同学,好久不见。
所以,不要太吝啬自己的消息,你肯定也是某几个人念念不忘的那一个人。
就为了他们而发一些动态,也就值了。
别人点赞与否,重要吗?
别人批评与否,重要吗?
不要因为你不喜欢的那一根刺,忘掉了你整个宁静灿烂的花园。
就好像写信,你写,有一个人读到了。
你们的沟通就完成了。
是读到,不是一定要“回复”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