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摘
《跳出手掌心》

《跳出手掌心》

作者: 九九_3bcd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9:44 被阅读2次

总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这两种知识分子的形象可以这样分界,前一种一世的修为,是要做个如来佛,让别人永世跳不出他的手掌心;后一种是想在一生一世之中,只要能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就满意了。我想说的就是,希望大家都做后一种知识分子,因为不管是谁的手掌心,都太小了。


一个知识分子在面对文化遗产时,必定会觉得它浩浩洋洋,仰之弥高。这些东西是数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积累,当然是值得尊重的。不过,我以为它的来源更值得尊重,那就是活着的人们所拥有的智慧。这种东西就如一汪活水,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沉积物。这些活水之中的一小份可以存在于你我的脑子里,照我看来,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保存在文化遗产里的智慧让人尊敬,而活人头脑里的智慧更让人抱有无限的期望。我喜欢看到人们取得各种成就,尤其是喜欢看到现在的中国人取得任何一种成就。智慧永远指向虚无之境,从虚无中生出知识和美;而不是死死盯住现时、现事和现在的人。


科学知识分子里也有卑鄙之徒,比方说,前苏联的李森科。但我未听到谁对他的学说说过什么太难听的话,更没有听到谁做过这样细致的分析:李森科学说中某个谬误,和他的卑鄙内心的某一块是紧密相连的。倘若李森科不值得尊敬,李森科所从事的事业—生物学依旧值得尊重。在科学上,有错误的学说,没有卑鄙的学说;就是李森科这样卑鄙的人为生物学所做的工作也不能说是卑鄙的行径。这样的道德标准显然不能适用于现在中国的艺术论坛,不信你就看看别人是怎样评论贾平凹先生的《废都》的。很显然,现在在中国,文学不是一种超越现世、超越人类的事业。我们评论它的标准,和三姑六婆评价身边发生的琐事的标准,没有什么不同。贾先生写了一部《废都》,就如某位大嫂穿了旗袍出门,我们不但要说衣服不好看,还要想想她的动机是什么,是不是想要勾引谁。另外哪位先生或女士写了什么好书,称赞他的话的是功在世道人心,就如称赞哪位女士相夫教子、孝敬公。


在文学艺术及其他人文的领域之内,国人的确是在使用一种双重标准,那就是对外国人的作品,用艺术或科学的标准来审评;而对中国人的作品,则用道德的标准来审评。这种想法的背后,是把外国人当成另外一个物种,这样对他们的成就就能客观地评价;对本国人则当作同种,只有主观的评价。因此我们的文化事业最主要的内容不是它的成就,而是它的界限;此种界限为大家所认同,谁敢越界就要被群起而攻之。当年孟子如此来评价杨朱和墨子“无君无父,是禽兽也。现在我们则如此地评价《废都》和一些在国外获奖的电影。这些作品好不好可以另论,总不能说人家的工作是“禽兽行”,或者是“崇洋媚外”。身为一个中国人,最大的痛苦是忍受别人“推已及人”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要多。我要说的不是自己不喜欢做中国人(这是我最喜欢的事),我要说的是,这对文化事业的发展很是不利。


科学知识分子很容易把自己的工作看作超越人类的事业,但人文知识分子就很难想到这一点。就以文学艺术为例,我们这里要求它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甚至要求它对现世的人有益,弘扬民族文化等等,这样就越说越小了。诚然,文学艺术等等,要为现世的人所欣赏,但也不仅限于此。莎士比亚的戏现在还在演,将来也要演。你从莎翁在世时的英国的角度出发,绝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事。自然科学的成果,有一些现在的人类已经用上了,但据我所知,没用上的还很多。倘若你把没用上的通通取消,科学就不成其为科学。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讲到: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这位老师的胸襟之高远,使我终生佩服。我还要说,像这样的胸襟,在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中间很少见到。


人类的思索,才真正是人类前途之所系。尤瑟纳尔女士借阿德里安之口云,当一个人写作或计算时,就超越了性别,甚至超越了人类—当你写作和计算时,就是在思索。思索是人类的前途所系,故此,思索的人,超越了现世的人类。这句话讲得是非常之好的,只是讲得过于简单。实际上,并不是每一种写作或计算都可以超越人类。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是非常的重要。

相关文章

  • 呼唤创新

    今日读王小波的杂文《跳出手掌心》,跳出谁的手掌心?跳出别人的手掌心。 为什么要跳出别人的手掌心?因为别人都是画框框...

  • 读《跳出手掌心》有感

    《跳出手掌心》中两种知识分子的形象,第一种:让别人跳不出他的手掌心,第二种:跳出别人的手掌心。作者倾向于第二...

  • 《跳出手掌心》

    总之,说到知识分子的职责,我认为还有一种传统可循:那就是面向未来,取得成就。古往今来的一切大智者无不是这样做的。这...

  • 《王小波全集(杂文)(第一卷):沉默的大多数》——Vol.02

    花剌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

  • 论王小波《跳出手掌心》

    本篇文章从“思考是人类前途发展”这一观点说起,是一篇典型的“文青式”议论文。 论点相似于《沉默的大多数》中其他文...

  • 《跳出手掌心》:对不对,美不美

    ✨以下内容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认为,当我们认真地评价艺术时,所用的标准和科学上的标准有共通之处,那就是不依据现世的利...

  • 0606读书笔记

    Day5/21 21-李依宸 今日读书:《沉默的大多数》跳出手掌心 救世情节与白日梦 今日读书时间: 21:00-...

  • 2019-06-04 如何写好文章系列之二 大框架用例

    内容提要:用例分析练习 用例: 原文开头摘自《跳出手掌心》 近来读了C.P·斯诺的《两种文化》。 这本书里谈到的事...

  • 生活并非只有苟且,而是可能你只看到苟且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王小波 1 王小波在《跳出手掌心》里有这么一段话:“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

  • 没有改变不了的人生

    经常听见有人说:别瞎折腾,你跳不出命运的安排的,人从一生下来上天就给你安排了人生,就像如来佛的手掌心,别想着跳出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跳出手掌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kz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