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的人看到苹果落地,只有牛顿一人问了为什么。
今天是大师游戏第8天,今天的练习是3F聆听,我是教练位,我最大的收获是:澄清的意识,感觉如果我把注意力放在澄清上,我会进入放松的状态。
为什么澄清这么重要?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客户和你说:
客户:我想要一匹马。
如果你不澄清,你可能就开始投入时间和精力努力帮助客户找马。但是如果你能多问一句:
你:请问你为什么要找马?
客户可能会告诉你:
客户:我想更快地到达Y地。
这时你突然发现你根本不用花时间去照马了,你正好有一部现成的车子可以借给客户,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如果你不继续澄清,你可能就把车子借给客户了,但是如果你继续澄清:
你:你为什么要那么快到那里啊?
客户可能会告诉你:
客户:我要看一场Y电影,Y电影快开始了。
这时你突然发现附近就有一家电影院啊,走几步路就到了,客户根本不用借马也不用借车,走过去就行了。
你看客户说想要一匹马,其实他真正想要的是去看电影,所以当客户带着一件事情来找你的时候,不要轻信他们,因为他们可能只告诉了你一个手段,而没有告诉你真正的目的,作为教练,你有责任澄清客户真正的目的。
如果你是一名软件产品经理,你会更有体验,有时候客户给我们提需求是这样提的:
小Y啊,你下个版本给我在这里加一个A功能,在那里加个B功能,A功能要blah blah,B功能要blah blah。。。
客户讲了半天的解决方案,就是没说他想解决的问题。如果你没有澄清的意识,你可能就掉进了客户的坑,吭哧吭哧按照客户的“需求”在产品里加上各种功能,然而上线后发现你做的功能并不是客户想要的。
而当你真正澄清了客户想要解决什么问题时,你可能发现产品上现成的C和D功能就能解决客户的问题了。要学会在关键的地方慢下来,而澄清就是关键的地方,在澄清之前不要急着进入下一步。
有时候是因为客户并未表达他的意图,有时候是因为他自己可能也不清楚自己的意图,而教练的责任就是帮助客户澄清,让他说出真正的意图。
而SCQA和3F就是我们可以用来澄清的利器,当我们把客户的话结构化成SCQA或3F的结构中时,我们就能更好地判断哪些是客户表达过的,哪些是客户还未表达的,哪些地方是清晰的,哪些地方是需要进一步澄清的。
那哪些地方是我们要澄清的重点呢?我觉得是:
- SCQA中的Question,即客户到底想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 3F中的Focus,即客户到底想要什么?
客户想解决的问题和客户的想要是什么关系呢?以客户要马的故事为例:
客户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更快地到达Y地?客户想要的是看Y电影。
所以问题和想要的关系仿佛就是:通过解决问题得到想要,问题的背后必有一份想要。
其实你还可以一直问下去,比如你可以问:你为什么想看Y电影啊?,这时候Y电影又变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背后又会有一个想要,所以,问题和想要仿佛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表达形式,处在WHY树上的不同层次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