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梅
齐己〔唐代〕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歌词大意:万木禁受不住严寒快要摧折,梅树却像独凝地下暖气于根茎,恢复了生机。皑皑的白雪笼罩着山村乡野,昨夜一枝梅花欺雪傲霜绽开。微风吹拂携裹着淡淡的幽香,素雅芳洁的姿态令鸟儿偷偷贪看。明年如果梅花还能按时绽放,希望它先开到人们喜欢的望春台。
冬天确实是很萧条的,尤其是北方的春天。王先生冬天的时候带我回过山西,他们那边的冬天,山上都是光秃秃的,草木枯黄,一眼望去全是黄土坡。
而从小生活在南方的我,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冬天。因为我们这里的冬天也依然是漫山遍野的绿树,所以我去了他们那边,看到他们那光秃秃的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万木被寒冷摧残得好似要折了的季节,只有梅花却像把地下暖气凝聚在了自己根茎上一般,恢复了生机。
现在很多大棚里也会放上取暖的设备,让植物得以保暖生长。在古代那却是没有这种技术的,诗人能想到的就是梅树有特意功能,能聚暖而生。
在这一片白雪笼罩的山村里,昨晚却有一枝梅花悄然绽放。风一吹,那梅花的淡淡芬芳就四处飘散。而它那素雅淡然的姿态直惹得那鸟儿偷偷从鸟窝里探出头来观察。
这么美的景象,却是在乡野山村,不免有些可惜,于是诗人感叹——如果明年梅花还能按时开放的话,希望它开在人们喜欢去的望春台。为什么呢?因为希望被更多的人看到,所以开到所谓的旅游景区,是不是就能实现被更多的人看到的希望了呢?
个人觉得最后一句还有一点儿希望自己能在明年被更多的人,或者说更重要的人看到的意思。这个“望春台”,还可以是京城的意思。
这就说明诗人有追求功名的想法,他希望自己能在京城被人赏识,也就是能得到重用。
看诗人的介绍,好像他并没有得到赏识,所以前面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也颇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是在把自己比作那株梅花。
但因为自己身有“幽香”(人的才华),又外形“素艳”(人的气节),所以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于是有了下一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寓意明年应时而发,拔得头筹,是不是给人一种斗志满满的感觉呢?
当今社会,总有各种各样的人想方设法的想让自己红起来。甚至有的人为了红可以不择手段,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在想红之前,想清楚,自己是否身怀“幽香”,外形“素艳”?
自己带给这个社会的是不是正能量?多想想自己能不能起到好的作用?而不是给这个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副作用。
不少所谓的网络红人,红了之后就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了,什么吸毒家暴样样不落,这样的红人,拿来有什么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