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一·周书二十二·列传第十一》:广顺元年(951年)冬,(刘皞hào)税居(租房)于东京,夜梦鬼诧之曰:“公于我冢上安床,深不奉益。” 皞问鬼姓氏,曰李丕文。皞曰:“君言殊误,都城内岂可冢耶?”曰:“冢本在野,张十八郎展城时围入。”忽寤(wù 睡醒)。又半月,忽梦前鬼曰:“公不相信,屈观吾舍可乎?”即以手掊(pǒu破开)地,豁然见华第,花木丵(zhuó)萃,房廊雕焕,立皞于西庑(wǔ)。久之,见一团火如电,前来渐近,即前鬼也。引皞深入,出其孥(nú),泣拜如有所托。皞问丕文鬼事,曰:“冥司各有部署,外不知也。”皞曰:“余官何至?”再三不对,苦询之,曰:“齐王判官。”皞曰:“张令公为齐王,去世久矣。今郓州高令公为齐王,余方为列卿,岂复为宾佐乎?”鬼曰:“不知也。”皞既寤,欲掘而视之,既又告人曰:“鬼虽见诉,其如吾税舍何?”乃止。
这个故事很有趣,如果不看出处,像是聊斋里的事,其实却是正史记载。
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存而不论”“敬鬼神而远之”。存而不论是很高明的态度,人的认知能力有限,总有些事情是解释不了的,并没有能力断然否定其存在;“敬而远之”这个态度太保守了,对于未知事物,接触会有风险,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鬼神是很难得的稀罕物,现在人做实验花费几十亿,也只是为了寻找到“幽灵粒子”,如果能够碰到鬼,比中六合彩的几率低多了;不靠近接触一下,实在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