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俞敏洪老师在快手上的直播,在直播上推荐了一本书苏士民的《我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都知道俞老师最近在创业。他曾经创造的新东方帝国,为我们这一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个人的形象也在《中国合伙人》这部热播影片后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立得端端正正,成为神话级别的人物。
而今天,他能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我认为并不奇怪。就他的人生经历和内在动力,我想,不久的将来他会以全新的身份赢得万种的膜拜。
今天他在推荐这本书的同时,也在对自己的一路走来的思想进行反思。
比如说到,苏士民认为企业家的任务不是管理业务,而是发现人才,发现十分的人才。什么是十分的人才,会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极其稀缺的,而苏世民的人才观就是只用十分的人才,黑石集团的项目就是由这样的人才推动的,没有人才支持,项目变不启动。
谈到苏世民的人才观,俞老师马上开始反思自己,自己发现人才的能力不足,需要继续努力。大概这种反思的能力就是进步的动力吧。
俞老师谈起人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后悔、遗憾、痛苦、嫉妒等等,他认为这些情绪并不是一无是处,如果适当对待,完全可以转化为正面动力。
这时,我突然想到我最近在练习的冥想,我总是希望通过冥想达到平静的安宁的状态。难道我做错了吗?
稍作思考,我的大脑瞬间清明了。
我们的负面情绪分很多种,有的负面情绪是因为错误的认知引发的,有的则是错误的行为引发的,还有的是人生悲欢离合正常的经历。
因为错误认知导致的负面情绪,则需要更新我们的认知系统,要么多读书,多学习,要么心理医生辅导。在冥想的书籍中,有很多内容就是对我们的认知进行重塑,这是冥想对抗抑郁情绪真正起作用的地方,它给你装上一套全新的思考方式,让你摈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过时的、有伤害性的思考系统。
因为错误行为引发的负面情绪,则需要我们找到引起我们不适的根源,就事论事,找到解决事情的办法,求得解脱。当然如果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已经没办法改变,那就进入我们底下所说的第三种情况。
人生悲欢离合带来的负面情绪在所难免,就像快乐和痛苦、生和死、聚和散一样,我们想要感受人生正面的情绪,就不可能避免负面的情绪,他们总是相随出现,没有例外。既然是一体两面,它不砖面,那我们的心态就需要主动寻求砖面。我们洞房花烛的时候有多么痛快,我们生死分别的时刻便有多么痛苦。然而这样的感情谁又能解脱得了。冥想就是让你既要避免狂怒也要避免狂喜,让你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定的限度,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可以有,我们通过接纳和认可的方式化解它,通过冥想恢复平静,平静成为我们生命的待机状态。而不是焦虑和不安。
宁静才能感受到更多,让我们的生命的内容得到更多的拓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