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朋友说,我要开始减肥了,你监督我呀,我每天晚上都只吃黄瓜。或者是,我要开始锻炼了,每天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又或是,我要开始学习英语了,每天都看原版英文小说...
刚开始的几天还能看见伙伴们在朋友圈晒进度,然后,再过几天,就没有什么然后了。要减肥的朋友被同事叫出去一起吃大餐,放弃了吃黄瓜,减肥这件事也被抛在脑后;要锻炼的朋友在坚持了3天后,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然后就没再去过健身房;要学英语的朋友觉得自己坚持看了几天英文小说,应该放松一下看个美剧,这本小说看了十几页后,就没被翻过,天天看剧去了。
我们都想变得更好,大脑总会蹦出各种美好的目标与想法,但最终却摆脱不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了了之的结局。每次痛定思痛之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如此反复。
为什么我们会失败?
除了目标设计不合理,太高不可攀之外,我们往往会落入一个“道德许可效应”的坑。
“道德许可效应”就是在我们做事时,认为自己做得好,就像获得一张许可证一样,允许自己放纵一下,前面的努力自控反而为后面的放弃自控提供了强大理由,乐观精神让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在诱惑面前屈服。
在科学家的实验中发现,明确驳斥性格歧视的人,在模拟招聘场景中反而更多地做出歧视性别的行为。因为这些人驳斥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言论而感觉良好,放松了警惕,反而更容易做出有歧视色彩的决定,更可能根据直觉来做判断。
“道德许可效应”也许能解释为什么那些有明显道德标准的人能说服自己,认为出现严重的道德问题是合情合理的,那些人包括注重家庭观念的政治家、公众形象一直很好的明星。
你天天坚持吃黄瓜,少吃了那么多垃圾食品,我做得这么好,所以犒劳自己一顿大餐;如果你去锻炼了就说自己很“好”,没去锻炼就说自己很“坏 ”,那么你很可能因为今天去锻炼了,明天就不去了。如果你在学习英语就说自己很“好”,拖延着不去看就说自己很“坏 ”,那么你很可能因为早上取得了进步,下午就变懒散了。简单说来,只要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
因为,我们常常会认为,我已经这么好了,应该得到一点奖励,这种对补偿的渴望常常使我们堕落。我们会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我们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标,向诱惑屈服了。
研究的结果也让我们吃惊,任何让你对自己的美德感到满意的事,即使只是想想你做过的善事,都会允许我们冲动行事。因为过去的善行,都让我们感觉良好,这让你为今后的纵容找到了借口。
所以,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认为是好,而不做某种行为认为是坏,打上道德的标签并不会激励我们,前几天的成功完成目标,可能会成为你长期坚持目标的障碍,反而会使你放弃自控,偏离自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