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登逍遥楼

登逍遥楼

作者: 浪花点点波 | 来源:发表于2020-09-10 13:48 被阅读0次

       上午,疗养院没有什么安排,我便与爱人坐公交车来到了桂林逍遥楼。这是一座在其遗址上新建的建筑。历史上的逍遥楼,是中原人士经湘桂走廊进入岭南所目睹的标志性建筑,有了这样的建筑,自然山水不再是蛮荒之地,可以说,逍遥楼曾是构成了岭南城市类型体系中具有非凡意义的历史文化名楼。重建逍遥楼,具有景观价值、名片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哲学价值、地标价值、建筑价值七大价值。逍遥楼重建地点已确定在离逍遥楼原址不远的解放桥西北角、滨水生态广场。新逍遥楼将保持最初版逍遥楼的“神韵”。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历史上的逍遥楼重建多次,其具体形态造型难以通过史料查看,因此新逍遥楼将按照唐宋建筑风格进行建设,力求神似。拟建逍遥楼建筑面积630平方米,项目定位为有适度历史文化展示、旅游观景的历史景观建筑。建筑风格为唐宋风格。项目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装饰将采用硬木,力求还原古建筑特色风貌。整个建筑总高度23.6米,为建造在1.5米台基上的二层三檐阁楼式建筑。滨水生态广场一二层之间的侧墙将被 装饰为唐宋城墙,以还原逍遥楼立足城墙之上的景象。“新逍遥楼建好后,内部将设有一些历史文化的展区,二层还设有景观走廊,站在走廊上可以眺望漓江和远处的七星景区、訾洲等,将为市民和游客的观光带来一个全新的视野。”2016年2月7日除夕夜,这座唐宋风格的阁楼式建筑在夜色中金碧辉煌。春节期间,重建的桂林逍遥楼正式亮灯,这一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桂林名楼以新的姿态重现在世人面前。

      逍遥楼遗址在今桂林市区滨江路北段解放桥与伏波山之间。为唐代桂州城之东城楼,上置颜真卿所书“逍遥楼”石刻碑一方。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今陕西 西安人,唐开元间进士,曾做过殿中侍御史、平原(今属山东)太守,后官至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其书法凝重实、雄健有力,独创一体,人谓之“颜体”。颜真卿并没到过桂林,相传此碑是据蒲州(今山西永济)碑石钩摹重刻。因置于东城楼,故此楼称“逍遥楼”。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由桂州大总管李靖最早修建,逍遥楼因庄子著作《逍遥游》而得名。登楼可鸟瞰漓水诸峰,历经唐、宋、元、明、清、逍遥楼多次损毁又多次修建。逍遥楼最后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逍遥楼最早建于唐代武德四年(621年), 由当时的桂州大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桂州城, 称为“子城”,逍遥楼就座落在子城的城墙上,成为桂林东边的一个制高点。唐宋以来,逍遥楼一直是文人雅士登楼赏景、题诗作画、宴饮留别的绝佳场所。

历史上的逍遥楼,是中原人士经湘桂走廊进入桂林举目可视的标志性建筑,因而,无论是失意官场的羁旅,还是过往云游的骚客,登临逍遥楼,总有边关乡愁、踌躇满志的冲动,免不了要吟诗作对,以抒情怀。你看,唐代著名宫廷诗人宋之问,被流放到桂林,登上逍遥楼,遥望山川,感慨万千,写下了客落他乡的愁怀诗篇:“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元代诗人、伯笃鲁丁登临《逍遥楼》,远岫群山,近水微波,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睛山排翠阔,暮霭閟琳宫。牧笛殘云外,渔歌落照中。蓬莱凝望眼,隐隐海霞红。"诗中所描绘牧笛、渔歌、红霞、江岸等逍遥楼周边景色,正是诗人的梦中美景。

       桂林逍遥楼曾与武汉黄鹤楼齐名,宋崇宁元年。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程节对楼宇重加修建。现存"逍遥楼"碑阴的《湘南楼记》,记载了修楼经过和更名缘由。

独秀峰下,漓江西岸,始建于唐代的逍遥楼,曾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人文地理坐标齐名,共同见证了大唐盛世的兴衰。尽管这座曾经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城楼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中,但有关它的记忆,并未在桂林城消失。

据史料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岭南道抚慰大使兼桂州总管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子城",逍遥楼就位于子城东墙之上,东江门(今解放桥 西头)与行春门(今东华路西口)之间。宋元明三代,逍遥楼在原址上历经多次重建,屹立漓江西岸城头千百年,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风雨之中。

历史上的逍遥楼,是达官贵人与文人骚客来桂林的必到之所。护镇城池,畅览碧空,身处楼阁近可观漓江影倒横流,远可眺青峰此起彼伏,桂林老八景中的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

从唐代宋之问,到宋代范成大、刘克庄、方孚若、李彦弼、李曾伯、张栻,再到元代伯笃鲁丁、吴伯寅,明代杨芳等都为逍遥楼书写过诗篇。

元代诗人、政治家伯笃鲁丁曾在《逍遥楼》中写道:"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睛山排翠阔,暮霭閟琳宫。牧笛残云外,渔歌落照中。蓬莱凝望眼,隐隐海霞红。"足以让人遐想出当年站在逍遥楼之上所见景色。

逍遥楼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愧于与黄鹤楼、岳阳楼等著名人文地理坐标齐名。历史原因,有关逍遥楼本身的许多东西目前已无法准确考证,但学界有一种说法普遍认为,逍遥楼对桂林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文化之上,还具有桂林城市名片的历史价值意义。

据考证,唐之后,宋元明三代逍遥楼均有过多次重修。宋崇宁元年(1102年)重 建时。因桂林位于湘江之南,是"居五岭之表,控两越之郊"的西南重镇,改名为"湘南楼"。现存"逍遥楼"碑阴的《湘南楼记》,记载了修楼经过。南宋末年修筑静江府城池,此楼再次重建,主持筑城工程的李曾伯著有《重建湘南记》一文,有"桂林山川甲天下"七字,在发现独秀峰王正功诗碑以前,长期被认为是"桂林 山水甲天下"一语的出处。

      当然,关于逍遥楼的逝去,较多的说法是在抗战时期,被日本飞机投弹炸毁。剩下楼前颜真卿题字的石碑,也只好移至七星景区的普陀山进行保护。自此,逍遥楼才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游逍遥楼乐逍遥,看桂林山水有山水情,活在现实中,乐在山水间,生活更美好!

相关文章

  • 登逍遥楼

    上午,疗养院没有什么安排,我便与爱人坐公交车来到了桂林逍遥楼。这是一座在其遗址上新建的建筑。历史上的逍遥楼,...

  • 登逍遥楼

    傍晚时分桂林城, 城东一片映苍穹。 逍遥楼上观七星, ...

  • 五绝 【登逍遥楼】

    才饮离江水,霞光照上楼。 苍山连万座,淡墨调天秋。 于2017年11月2日

  • 渔歌子【登逍遥楼】

    日下千山万座雄。漓江流水向南冲。 秋意中,墨天容。层楼飞角不负东。 于2017年11月2日

  • 十大名楼逍遥楼,屹立千年漓江之畔

    逍遥楼古时曾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由于逍遥楼退去历史舞台,当今世人只知现在的四大名楼,而对逍遥楼所知甚少。 逍遥楼...

  • 蒲州逍遥楼

    蒲州逍遥楼的名气,确实无法与蒲州鹳雀楼相比。特别是,逍遥楼建于何时,毁于何时,具体方位,均无可考。但是蒲州逍遥楼有...

  • 逍遥楼赋

    唐之名楼,在于桂州,谓作逍遥。武德四年,李靖牧桂,城池始修。据独秀,倚伏波,临漓水之西岸,立逍遥于东墙。置颜鲁公刻...

  • 重楼鎏金  星云际会

    桂林逍遥楼始建于唐初武德年间。李靖镇守桂林,营建桂州城。筑楼于子城东北,毁于抗战初期。逍遥楼因庄子著作《逍遥游》而...

  • 逍遥楼蹭课

    一大早起来,天半阴着。等了良久,不见要下雨的意思,便上了18路公交车。谁知刚上车雨就下了起来,且越下越猛,到解放桥...

  • 登远景楼

    登远景楼 云如眉山稳 水似青天蓝 独坐思岁月 一瞬过千年 只对今时月 不见东坡颜 怅然抚春风 把酒又言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逍遥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sl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