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季氏篇》大义(二)

《季氏篇》大义(二)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2-25 08:05 被阅读0次

先来看看唐文治老先生的《季氏篇大义》全文:

或问曰:子言《论语》每篇章次皆有意义,如贯索然,今如《季氏》篇诸章多不伦,则又何说?应之曰:司马迁作《六国表》,言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及田常弑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攻,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是故春秋之变为战国,陪臣执政者,阶之厉也。《季氏》一篇,痛鲁之所以弱也,记者之意盖深远矣。孔子发明“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终之曰“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痛乎其言之也!陪臣执国命,三桓之子孙微,明指鲁言,然不仅为鲁言也。益者三友三乐,损者三友三乐,用意浅而垂戒深,为鲁之世家子弟发也。侍于君子有三愆,圣贤之士,岂为此揣摩之术哉!盖当时应对进退少仪废矣,贱犯贵,幼陵长,夫子深明《曲礼》之制,亦有慨叹之意焉。君子有三戒、三畏,皆礼也。礼缘于夙夜基命,《左氏传》曰:“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敬畏之至也。世禄之家,“困而不学”,圣人之所深痛,曰“民斯为下”,见高位之未可恃,而民之贵与下,乃判乎学与不学也。视、听、色、貌诸端,一无所思,动辄得咎,此犹曾子告孟敬子之意,终之曰“见得思义”,高明之家,苟无以利害义,何至不保其宗庙祭祀乎?“见善如不及”与“齐景公”二章,当据古本合而为一。“如不及”者,谦逊惟恐不及;“如探汤”者,喜其温渐染而进。“吾见其人”,齐景公是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民到于今称之”者,伯夷、叔齐是也。特引齐景公者,“齐一变至于鲁”,下而况之,鲁将变为齐也。齐、鲁之间,其有忠臣志士隐居者乎!

然则“陈亢问伯鱼”章何居?曰:《论语》中孔子诏伯鱼者凡二:一为学《诗》学礼,一为《周南》《召南》。然若以《周南》《召南》厕于此,则为不类,盖《周南》《召南》专系人心风俗之旨,而《诗》、礼之教,虽孔子之家训,亦隐为卿大夫家而发。盖搢绅子弟,“不学《诗》无以言”,而鄙陋空疏之习生矣;“不学礼无以立”,而傲慢僿sai野之习生矣。是故《诗》与礼二者,万世搢绅士之家教也。

然则“邦君之妻”章又何居?曰:《易传》有言,“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君夫人者,内政之主也。春秋之世,彝伦渎乱,不独晋骊姬、卫南子之属为国之玷,即如鲁之文姜、穆姜,实皆为败家弱国之基。曰夫人,曰君夫人,尊之之辞也;曰小童,曰寡小君,自谦之辞也。阳为大而阴为小,正其名,所以定其分也。夫妇为人伦之始,内政废而家国衰矣。

悲夫!孔子赞《易》曰“圣人之情见乎辞”,文治赞《论语》则曰“圣人之意常在乎辞之外也”。抑又考之《论语》通例,凡对于君大夫之辞,皆称孔子;而兹篇因对于鲁事,故亦皆称孔子。鲁秉礼之国也,昭、定以还,伦常日益废矣。“伐颛臾”三章,所以明君臣、兄弟之义,三桓皆兄弟之祸也。“益者三友”章,所以明朋友之义。“陈亢”章,所以明父子之义。“邦君之妻”章,所以明夫妇之义。夷、齐者,乱臣贼子之所惧;而齐景公者,则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之炯戒也。寥寥数章,而伦常大义炳焉。吴季子见《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夫《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然则《春秋》之微意,盖寓于《季氏》一篇矣。(《洪范》为书,上下左右中及斜交,数皆十五。三友、三益、三愆、三戒、三畏,合十五之数。九思者,九畴之象。学者,所以学五伦,学九畴也,是此篇之义,又与《洪范》相通也。)

悉心琢磨一下,从《季氏篇》首章和末章,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礼记》中讲,“夫礼者,天地之序也”。这个“天地之序”便是“礼义”,也就是“礼”的本质。“礼”的本质是体现天地之序的,是构建一个繁荣而有秩序的社会的前提。

《论语·季氏第十六》的点题末篇重点讲了对于“邦君之妻”的称呼。本篇除了有“正名”的因素外,重点是讲“礼”。同一个人,“夫人”“小童”“君夫人”“寡小君”的称谓变化,是伴随着称呼者与邦君之妻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变化的是称谓,不变的是礼,是礼本身所体现的谦恭、敬重。

回头再来看《论语·季氏第十六》的首篇——“季氏将伐颛臾”。这篇长文一波三折,夫子温良恭俭让,这一篇算是老人家言辞比较犀利、激烈的一篇。这篇表面上看像是在讲时事,实际上则是在讲为学之用——礼。

所以,中间还穿插了夫子教诲儿子的“诗礼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相关文章

  • 刘澔【669】自私的主公很难有忠诚的家臣2022-06-03

    原文 《季氏篇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 将有事于颛臾。” 孔...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

  •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 季氏篇

    16.1: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

  • 《论语》共读•每天一句话

    季氏篇01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

  • 2022-07-22

    季氏篇第十六 摘抄 【原文】 16.1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

  •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14章

    2022年7月20日 酷暑 《论语》季氏篇.第一章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②,曰:“季氏将有...

  • 学习论语心得(16.1)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16.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

  • 《论语》共修(二十四)既来之,则安之:让人生变得快乐的诀窍

    024.《季氏篇》既来之,则安之:让人生变得快乐的诀窍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八佾舞于庭

    八佾篇 【原文】 3.1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舞于庭②,是可忍也③,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氏篇》大义(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t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