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到了老家,由于练车的原因,每天都会乘坐班车(农村的公交车)。我坐在车上时不会有太大的兴致玩手机,所以经常选择听歌看风景。不过我练车的地方正好处于起点站与终点站中间的距离,而我家在起(终)点站,所以每次从驾校回来,要么是没有座位只能站着,要么是只有后边的座位。因此大部分时间我都坐在最后一排,差不多能以上帝视角注意到车上的每个人。
第一次看见那种中老年男性左顾右盼或是较长时间盯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性时,我只感觉这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毕竟我自己也会对长的好看的人多看一眼。
直到今天,我已经学了五天的车。在这五天的时间里,很碰巧(也许不是碰巧)的是,每一天都能看见中老年男性盯着女性看。他们的看不是那种多看一眼的看,而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是从他们的目光中伸出一双手在女性身上来回“抚摸”。我不止一次看到那些男性不顾女性感受反复打量女性,甚至是女性坐在男性的后方也阻止不了男性拨浪鼓似的脑袋与望远镜似的目光。就在今天,我和一位好友一起坐车回来,仍旧是坐的最后一排,除了我们俩,还有一位约摸五十多岁的男性,后排一共五个座位,他坐的中间的一个,我和好友坐旁边两个,我们俩坐下后他也没有丝毫往旁边挪一下的意向。但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会尽可能和他人保持距离。只是在这几十分钟的时间里,那位男性扭过头来看我们俩的次数不少于十次。我不想与之对视,便表现出一副不太耐烦的表情,希望他能有所领悟,然而并没有什么作用。
写下这个并不是为了批判什么,只是我今天在车上认真思考了一番,大概分析了一下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说那些男性的“爱美”有点过了头,可不得不承认这存在人性,存在人类天生带有的因素。
第二,农村“老龄化”严重。当下,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老人在老家“独守空房”已成为普遍现象。换句话说,城市里年轻人多,在街上美女帅哥一抓一大把,即使是遇见“奇装异服”大家也不会有太大反应;而在农村里,基本上是一些中老年人,即使是年轻人,迫于舆论压力,也不敢过分“招摇”。更何况,大部分中老年人一年到头也出不了几次门,他们的世界更加单调乏味。所以那些男性看女性则更像是“见见世面”。
第三,思想未完全解放,社会仍然存在偏见。当今虽然看似是个男女平等的社会,但从社会各个角落不难看出女性地位仍然低下,人们的思想仍旧难以改变。譬如离婚的男性和女性,女方的生存难度更大,特别是中年人中更为明显,女性在中年离了婚,大部分人都会感慨,这个女性以后可难了。而在农村,大部分人观念仍然是女性应当穿着得体,不能张扬。这点在我每年回一些亲戚家感受最深,画个妆,穿一身好看的衣服就会被长辈们认为是“爱美”(含贬义)。所以那些中老年男性眼里,稍微得体的女性似乎是“异类”。
其实不止这件事,之前网络上曝光的各种女性遇害的新闻以及对新闻的评论,就能看出,这个社会仍然对女性缺少一些友好。
依稀记得之前有位网友说过,她所认为的2020年是人们不再带有偏见,人们和谐友爱,可没想到居然大白天在外面走路都能有生命危险。
只是希望,再过些年,我们这些人能够不变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