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航拍中国》第二季的画外音萦绕耳边,四川的色彩绚丽、高山流水随之映入眼帘,我的魂儿也就乘着风再次飘往了成都。
赵雷的一首《成都》唱火了玉林路小酒馆的成都,但它吸引我的魅力远不如此。踏上成都之旅,我心中怀揣着的是对儿时家人随口的一声外号“四川仔”的童真回忆,更是对三国历史舌战群儒、意气风发的崇拜追逐以及对成都闲适自在的慢生活的向往。
清晨的武侯祠,第一缕阳光透过了层层竹林落在些许斑驳的红墙上。行走在这样的红墙竹影中,心中压抑不住的自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多少英雄。“的狂喜,我终于拥抱上这片迷恋已久的土地。站在汉昭烈庙“明良千古”的匾额下,脑海中开始不免免闪现着刘备猥自枉屈,三顾诸葛于茅庐之中,“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隆中对回响在武侯祠的时空里。穿过武侯祠的一扇扇红门,如同坠于时空隧道般,一览群雄割据、兵荒马乱、斗智斗勇的三国。随着人流行至孔明苑,触摸着眼前的”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石刻《出师表》,一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悲凉油然而生。舌战群儒、巧借东风的诸葛终究还是败了历史转动的齿轮,七出祁山的壮阔决心只剩下一壶浊酒中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成都除了感受最浓郁的三国文化之外,我想最地道的旅游方式应该是摒弃游客的身份,像在这座城市混迹已久的老市民一般融入到市井中触摸最真实的味道。
说到成都,不得不提川菜美食,夫妻肺片、双流兔头、龙抄手的鲜香麻辣,三大炮的香滑软糯、酸辣豆花的香浓细嫩,肥肠粉的香麻咸鲜,现在回味起来都不禁吞起了口水。还有自然是不能落下美食主角四川麻辣火锅了,黄喉、腰花、鹅肠、千层肚在辣味浓郁、香气四溢的火锅里不停挑逗着你的味蕾。在街头的苍蝇馆子品尝过最地道的成都美食后,沿着木柱青瓦间的街道悠哉游哉地漫步至安逸的百年公园,在鹤鸣茶馆中叫上一壶茶,慵懒地摆上一午的龙门阵,别有一番惬意的感觉,再与当地人学学川普,巴适得很。
华灯初上,借着春熙路闪烁的霓虹灯从古色古香的锦里穿越到了繁华的摩登都市,成都彷佛每天都这样历经着时空交替的轮回,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懵懂少年突然闯进了微醺的夜色,呢喃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在大红灯笼照映下的锦里,借着昏黄的灯光,散发着些许“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柔媚。锦江两岸九眼桥下灯火通明的喧闹、宽窄巷子里人头攒动的熙熙攘攘、太古里光影交替下的高雅大气在这座城市交汇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披上夜幕衣纱的成都既残留着些许历史魂牵梦绕的古韵,也释放着几分现代灯黄酒绿的狂野,多少有些让人有些“乐不思蜀“,甘愿坠入这悠闲的温柔乡中。
在《航拍中国》的天际遨游下,一幅川蜀画卷在我脑海中徐徐展开,我对这片土地的迷恋也从熊熊烈火到涓涓细流。我向往沦陷在“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中,感受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壮阔决心,见识“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山,领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陈仓道。也期待着走进杜甫笔下“阆中城南天下稀”的阆中古城,一睹阆苑仙境;沉浸在一览转瞬之间即从色彩缤纷到银装素裹、归来不看水的九寨沟中;置身于“问道青山城,拜水都江堰”中,品味曲径通幽处的意境;最后穿越318川藏线,陶醉于人间天堂稻城亚丁的层林尽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