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报名,今天孩子来学校上课了。第一,第二节课,班主任周老师安排下孩子的座位,发新书,安全第一课等等。
第三、四节课,数学老师我出场了。由于孩子还处于寒假状态,上新课是不可能的。因此,让孩子们打开科学书,我们先来上科学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8395/a680558049e862d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8395/756283f8c08145fe.jpg)
师:本学期科学课共有几个单元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有四个单元。
师:第一单元有几节课,第二节单元呢?
生:第一单元4节课,第二单元3节课。
生:老师,我能提一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几节课?(该生好表现,马上进入数学课的模式)4+3=7。
老师,第三,四单元也一共有7节课。孩子抢答到。
师:一共有多少节课?
生:14节课,因为二七十四。(看,用乘法解决,特别简洁。)
突然,有个孩子问到,老师,目录这里的I是什么意思呀?(注:就是,罗马数字1)。
于是,给孩子们普及数学文化,拓展课外知识。讲解罗马数字的1,2,3的记录方式是I,II,III.
这时候,LFM举手问到:“老师,那100怎么写呀?画100个I多难呀?”
“是呀,老师,那10000不是更难吗?”孩子问到。
看来,孩子的问题来了。教学往往这样,纯数学课的时候,孩子的问题很正统,不会提这样的问题。记得,某次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说到:“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教师的手指着直线这个词,问到:“你们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吗?”(内心期待是,直线有没有端点呢?有几个呢?)孩子的回答是:“线段与射线一共有几个端点?线段比射线多几个端点?”唉,内伤呀……
因此,没有讲解科学内容,转为讲解罗马数字。罗马数字的4不是4个竖,而是这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28395/bffa1b358c1f8854.jpg)
孩子很是喜欢,讨论说到,左边的是5-1=4,右边的是5+1=6……
学习的气氛特别好。以至于,谈到了印度,阿拉伯数字1,2,3……
“老师,印度人很亏呀,明明是印度人发明的,偏偏叫做阿拉伯数字……”
“老师有罗马数字这个视频,你们要看吗?”生众:“要。”
ok,下节科学课,老师就放“罗马数字”这节数学文化课给你们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