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人的一生和候鸟无异,一直停停走走,寻找一个温暖的港湾。
或许由于生计,或许是少年壮志,我们选择离家远游;
漂泊流转,感念温情,我们又选择回家。
回家,似乎是我们心底最温暖,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情结,不因时间,因世事而犹豫、改变。
并越是在外时间久了,越是渴求着要回家。
不论你在异乡有多富贵,也总会想到荣归故里,衣锦还乡,我们心里藏着一张旧船票,最终要登上故乡的客船。
这是一条通往心灵归宿之路,我们一生都在这条路上。
费玉清说,自己的父亲祖籍在安徽,早年因一些原因举家迁往台湾。但一生深切的思念家乡,思念家里的兄妹亲人,直至后来,政策开放,第一时间便回到了老家。大家都觉得费玉清的父亲因此会很高兴,而他的父亲却大病了一场。这是何等的乡情在敲打着老人的心啊。
“春运”这个词,更是体现了我们回家的心永远在路上。
寒冬腊月,寒风萧瑟,还常遇大雪皑皑,鹅毛纷纷。
凛冽的季节,有着温暖的眼神;
恶劣的路途,有着急切的归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9702/a6b0aafa552333f0.png)
记得有一年,临近过春节,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多少车被阻断在了途中,多少人被遗留在了路上。
一个朋友说,那是腊月二十九了,他刚放假,便急匆匆地开着车拉着媳妇和一周岁多的孩子一并回家。路途不顺?早已抛在了脑后。
而还是在途中,因路面结冰,轮胎严重打滑,被拦截在了路上。此时,周边已停满了车,个个眼神里都是急切,又是无奈。
而此时朋友离家还有30多公里的路。
他们一家越是等待,越是心急如焚。
情急之下,媳妇提出徒步。
徒步——我们最原始的回家方式。
就这样,一个扛着娃,一个拉着包,安顿好车,走了一夜。
在年三十的凌晨,回到了这个念叨了一路,焦急了一路,无奈了一路,又欣喜了一路的家。
他说:太冷了,太累了,再远一点,我们或许就坚持不下去了。
我说:你十公里要走回去,三十公里也要走回去,就是五十公里,一百公里,你也要千方百计地回去,不是吗?
确实,那年,好多人因没回去而落泪;
更多人想着各种奇葩的法子,走向回家的征程。
即使再多的苦难,即使再大的挫折,我们依然会穷尽所有的智慧和方式,回归我们心灵的归宿——家。
同时,我好庆幸自己的家不远,真是庆幸!
![](https://img.haomeiwen.com/i3409702/29132383d36bcbd7.png)
家的诱惑,是来自心灵的诱惑。
无关物质,无关现实。
不是家乡的美女多,不是家乡的房子好,是乡味浓,是乡土亲。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时,在城里过的久了,会有一种幻象:
回家种种田,听鸡鸣狗叫,闻炊烟稻香,看云卷云舒,和邻里坐在一起侃侃大山,听老头老太太对时事政治争论的面红耳赤,人文情怀,亦足以。
我们没有厌倦城里的灯红酒绿,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梦征程,只是想回家,看看伴随我们童年的那片土地,看看家里人是否安康,看看家里的那只丑黑狗,看看院里的枣树柿子树。
想着家,心是柔软的。
说到家,情是挚诚的。
因着爱和思念,我们离家越来越远,却也越来越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