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无论什么年纪,时代怎样变,人可选的、能开心的东西都差不多,基本上还是吃吃喝喝,还是跟喜欢的人聊聊天,这也奇怪,也可爱。
在40岁之前,我最深的体会是:人终究还是个体,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而现在,我最深的体会是:人终究还是需要群体,需要一起吃喝互怼,否则时间长了就抑郁了。
这是不是说人越老越容易感到孤独?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好像从来没试过,一天之中与任何人不说话,好像从来没有完全脱离过群体。
不过现在还是会经常喜欢在把车熄火以后,独自在车里呆一会,早上跑完步安静地坐在木制的长凳上落汗发呆,那段独处的时间很短暂,却很必要。
但我不知道,如果长时间这样独处,哪怕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弹吉他,唯独不能别人联系,我只能作为一个信息接入的存储器,不能跟任何人交流,发出的信号也没人回应,这样的个人时光我能坚持多久?
手里有一本《百年孤独》还没看完,里面提到丽贝卡多年前被撵出去,后来家里的后辈想把她接回去,她拿着猎枪誓死不从,她多年忍受折磨好不容易赢得孤独权,绝不允许被别人虚假的怜悯打扰。
我在想当我风烛残年,我的后辈们出于某种道义或者亲情的需要每个月或者某个节日例行公事般来探望我,我还渴望融入到这样互动场景里吗?
我倒更喜欢《爱尔兰人》那样的结局,跟几个几乎没有意识的老伙计排排坐在轮椅上晒太阳,彼此说不出话,甚至没有眼神的交流,其中有人死了都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这算不算在群体中保持孤独的特权,一切都那么自然地发生,没有留恋,也没有挣扎,结束了这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