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无用论”最近重出江湖。
相信“读书无用论”的人,要么就是自己读了大学,结果发现自己还不如那些没读大学的人赚大钱。
要么,读了985大学的博士,发现自己还不如那些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的好找工作。
于是内心就觉得不公,“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不读书就创业,做生意!”
读书真的没用吗?
不是读书没用,是你没用。
其实,“读书无用论”偷换了概念,把“读书没用”等同于“念名校没用”来博得眼球,利用大家对充分必要条件的谬误,放大了所谓“读书不好”也成功的极少案例。
殊不知,“读大学”不等于“读书”,“念名校”更不等于“读书好”。真正的“读书”,是有目标,有产出的一种全方面的能力。
最近几年创业热潮兴起,很多90后95后年轻人纷纷加入创业大军,并且是在大学期间就开始自己的发家史,结果创业变成主业,读书变成副业,主业还做的有声有色。
于是,“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并且,矛头直指985和211大学,认为考上名校,毕业出来,还不是去企业打工,一个月拿几千块钱工资,在大城市过着捉襟见肘的生活,连房租的支付都有些困难。这样看来,读个985和211大学,又如何?
图片来自网络(211工程是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联合提出,并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211工程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在211工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防、民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原则而筛选出来列入985工程的大学全国不到40所,上海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3所。)
闲谈间,还会顺带提起”老掉牙“的经典例子:比尔·盖茨和史蒂文·乔布斯,都是辍学,然后创业,最后名震天下。
身边的例子也是不在少数。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每次考试名次都是倒数,发挥特别稳定,从未失常过。
毕业后,大家都去了什么国企外企那些闪闪发光的大公司,他找不到工作。没办法,只能自己下海,开公司,搞创业。
结果,现在成了我们班的“首富”,手头公司好几家,股票分红不在话下,人还特别春风得意的,天天喊同学聚会,每次都要谈谈他当年倒数的名次。让我们这些所谓虽是名企员工却勒紧裤脚过日子的优秀学生们,深深感叹,为什么当年倒数的不是我?
我还认识一个朋友,当年高考三次落榜,却没像俞敏洪那么坚强,读书信心被彻底摧毁,一怒之下创办公司,倒是抓住了全球化的风潮,现在的国际贸易公司做得风生水起,不知是不是为了泄愤似的,一招就是985名牌大学的学生,看得我一身虚汗。
身边有几个例子,媒体有几个理论,大家就三人成虎起来,说的跟真理儿似的传,最后连大学都可上可不上了,还不如“出名要趁早”,赶紧的,创业去,读书有个什么用啊。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把特例当作了主流,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那真真是井底之蛙了。
我可不是要来宣扬什么名校有用没用理论的,今个儿,我就来聊聊这个“读书无用论”。大家有意无意偷换了概念,混淆了理念,可真的会耽误一些不明就里的年轻人了。
到底真的是:读书没用吗?
什么是真正的读书?“读书无用论”正是偷换了概念,以博得眼球:
读书=上大学?
读书好没用=念名校没用?
这就是偷换概念了。如果“读书”二字,就只是和“上大学,念名校”“去学校接受教育”挂钩,那也太狭隘了吧?
同时,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他们总说,谁谁谁读书不好,不也成了大老板,创业家?谁谁谁读书好,不也出来找不到工作?
这里就是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互换谬误,来欺骗大家:
读书(念大学)不好的人获得成功了,就等于读书(念大学)好的人注定是loser了吗?
反过来,读书好的人(读名校)没有成功就证明读书不好的人(没上名校)一定能成功吗?
总结以上两点,一个是对“读书好”概念的偷换,一个是对充分必要条件的谬误,于是“读书无用论”就在某些领域大行其道了。
纵观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不是读书没用,其实——
是“你”读书没用—— 听懂了吗?
不是读书没用,其实是你没用!
不好意思,我把这个残酷的事实说了出来,让你再也找不到借口。
一个没上名校,却争分夺分读书学习求精进,和一个虽然考上名牌大学,却天天在宿舍打游戏的人,谁是真正的“读书人”?
经典美国电影《心灵捕手》里有一个场景,马特达蒙演的男主角,他在麻省理工学院里担任清洁工。当他看到教室墙壁上教授出的全世界只有2个人能解出来的数学题的时候,利用拖地板的间隙,居然解出来了。后来被教授发掘,开始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之路。和那些在MIT“读书”的学生比,这个MIT的清洁工,难道就不算“读书好”吗?
有人说比尔·盖茨辍学后能获得成功,主要是因为有一个好妈妈是IBM的董事;可是乔布斯也辍学了,也成功了,但他却是出生在一个领养的家庭,父母差点都无力负担他上大学的费用。
有人说小布什能当上总统,是因为他父亲老布什是总统,他从小接受全世界最好的教育;可是奥巴马也当上了总统,但他却出身在一个单亲家庭,妈妈没钱送他上学,只能在家自己教他。
这些被大家所熟知的名人,或者说“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出身是富贵,或贫穷,无论父母从小给他最好的教育,还是没钱送他上学,他们的成功,都归结于懂得“读书”的三条真谛。
01 全面综合的学习才能叫“读书”
现在,从高中的文理分科,到大学的分专业学习,都是细分领域的钻研,虽能出专才,却缺少了博采众长的全面性人才。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我父亲在我小时候常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也是我努力学习数理化的动力,也是我后来为什么报考了交大物理系的原因。
当年这句话并没有错,因为学好数理化,很容易在一个工厂里找到一个技术岗位,活下来。但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却早就发生变化,不再是纯粹工厂制度下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再者,人工智能都出现了,越是简单的工作越容易被替代。
只有你拥有全面综合的技能,不可替代性才越高,价值也才越大。
如果你还在自己的学科小世界里面做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儿,以为这就叫“读书”,以为学完这点雕虫小技后即可以纵身一跃跳去汪洋大海大展身手,那么,你是有可能刚进去三秒钟,就被大鱼吃了。
如果你好不容易进了名牌大学,每天打游戏,虽然你也很努力的学编程,但如果你觉得这样“读书”就够了,那么就不要怪五百强企业招聘的时候,觉得你没有太强的沟通和表达能力而拒绝你了。
再者,不是“全民创业”了吗?今天你走近任何一家咖啡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桌子都在聊创业的话题,不是自己创业,就是加入初成立的创业公司拿股份,或者是投资一家创业公司,这里面需要的知识难道只是简单纯粹的单学科知识吗?
图片来自网络所有的产业链,除了产品本身,不是连带着上下游的产业,企业,都得去研究和了解吗?金融经济的知识得懂点儿吧,政治政策得稍微把握把握吧,工程技术若是纯粹的门外汉,不怕被当小白骗了去?这里面数起来,得有多少学科的知识了?
难怪知识焦虑成了人人焦虑的根源,也难怪知识付费经济方兴未艾,因为大家都在争分夺分撷取各路知识,恨不得变成无所不知的全能人才呢。
02 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叫“读书”。
为什么我们总说985好?最近一段时间,一段“五百强只要985学生”的节目视频被热议了很久。985到底好在哪里呢?不是因为他的名气。
你可以试着在某个云淡风轻的夜晚,去上海交大的图书馆转一圈,座无虚席,再去自习室也转一圈,都是安静翻书的沙沙声。然后再去个普通的非985/211高校看看(不敢说名字以防被喷),比照比照图书馆和自习室的情况,有多少人在学习,多少人在看片,多少人在谈恋爱?
985名校好在哪里?更多的不是优质的教师,资源和平台,也不是历史,建筑和设施,而是——学生的自律。
学生们的自主意识强,未来指向明确。我有个朋友,之前学医的,去了全国很多高校的医学院跟学生们交流,完了之后发现,高校之间的差距真是不小,好的医学院,那些学生从大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去考哪些国际和国内的行医执照,以及本科读完之后应该申请哪所高校继续进修,拿到什么文凭,看得很远,目标清晰,行动力强。而普通高校的医学院学生,都挺迷茫的,不知道何去何从。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你认为考上了名牌大学,学好本专业,读了很多相关的书,就是读好书了,那也还是不够的。
相反,如果你没去好大学,甚至没有去上大学,但是你自律自强,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最终也能成大事。
所以,关键还是你这个人怎么样。如果你很自律,给你个茅坑也能拉出金子。如果你不自律,占着金屋也不拉屎(拉不出来)。
所以,如果你没有那种在“茅坑”也能自律学习的能力,那我奉劝你,还是要努力挤进去名校,因为那里有你想要的氛围,你可以靠着集体的氛围来增强自律。
03 学以致用的学习才叫“读书”
1980年,中国最顶尖的核聚变专家,中科院第一批教授级研究员,和数学家陈景润齐名的“时代偶像”,46岁的陈春先从硅谷考察回来,为了中国的技术产业化,缩短与美国的差距,他担着所有人质疑乃至“瞧不起”的眼光,在中关村,这个中科院和北大人才聚集的地方,某个仓库的一角,带着14个人,毅然辞职下海,创办了一家名字极为诡异的公司:“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这,就是中国“硅谷”——中关村的开始。
图片来自网络
一个国家级的专家,放弃了自己研究了几十年的核物理专业,放弃了国家的待遇,毅然辞职创业,即使放到今天,都可能引来周围人的不解,更何况是在1980年!改革开放刚进行两年,全中国人的思想还停留在“集体主义”和“大锅饭”的概念中,陈春先却一人当先,为推动中国实验室里的技术变成市场上的产品铺开光明大道。因为他深刻明白,硅谷为什么能成功,为什么能引领世界的科技发展?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是用来“使用”的——只有为现实服务的科学知识,才真正具有了价值。
今天的时代,与1980年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变。市场的开放度和自由度,为各种“知识”的变现,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再纯粹呆在书里去想着黄金屋了,而是如何看了书之后在现实中去建设”黄金屋“。
读书不等于死读书,无论大学教给你了什么,如果来到职场上,发现你学的东西并没有给企业,给社会带来价值,那么,当然,读书就没用了。
把读来的书,转化为价值,转化为财富,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朋友们,让我们去真正的“读书”,让读书变得有用,让读书把你变的很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