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家里很贫困,常常为衣食用度所困。
在这种情况下,爸妈还坚持让我和哥哥读书。
邻居家的孩子都要帮着大人烧饭、打草、放牛羊。
而我和哥哥,只要是在读书,就可以不做农活。
老妈大字不识一个,但她知道读书是好的,就主动承担起大部分家务,让老爸有更多的时间辅导我们读书。
印象中,家里床头有个老式的大木箱,黑黑的,很笨重,那是我妈的陪嫁。
每天晚上,木箱上点盏煤油灯,我和哥哥就在那昏暗的灯光下读书。
遇到不懂的问题,老爸就坐在床边,斜着身子将手里的书本靠近油灯,耐心地给我们讲解。
他还常常让我们背课文给他听。
老爸说,感觉他那时是捡了一个漏,因为周围的人都不重视教育,他稍微抓紧了一下,我们的成绩在班里就很突出。
他还说,其实他那时心里也很迷茫,在那个偏远的农村,身边没有靠着读书而走出来的人。
所以,他不确定:坚持让孩子走读书这条路,到底有没有希望?
但是,又觉得没有其他路可走——家里那么穷,还没背景。他说,那时倒没有让孩子走出穷农村的想法,只是觉得孩子长大后能不用干农活就好了。他觉得做农活太苦了。
02
不但是我爸,就连我,从小都知道农村苦、做农活苦。
那时的农村不像现在——有现代化的机械,基本上全靠人力。
农忙时,除了抱在怀里的婴儿和躺在床上的病人不用下地,其余的人都是要干活的。
就连读书,也不能成为不干活的借口。
最有感触的当属收麦。
麦子还在泛青的时候,就要先把打麦子的场收拾出来。
先把地头的青麦子割掉一大片,拔去麦茬,然后,用毛驴拉着石磙一圈一圈地碾压结实。
场收拾完毕,要磨镰刀,洗装麦子的尼龙袋,准备囤麦子的麦穴,割麦子,打麦子,晒麦子……记忆中,整个麦场好漫长好辛苦。
割麦子的时候,天正热,烈日炎炎。站在麦地里,什么也不干,都能被晒昏过去。
大人一般都是弯着腰拼命割,孩子也拿把镰刀,往往做样的居多,但是能割一把,则少一把。
我拿着镰刀,长时间地在麦田里站着,汗不停地流,衣服紧贴在身上,到处又粘又刺又痒。
愁眉苦脸地,就那么站着,半天动一下镰刀,割下一小把麦子。无论谁用什么方式鼓励,我都绝不加快速度。
有一次,一不小心,镰刀划过手背。
由于刀刃太锋利,一时没感觉到疼,看到有血滴到地上,才发现左手食指上长长的斜刀口,一股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来。
干活后,吃得还很差。天天面条稀饭,连下饭菜都很稀缺。每天能在午饭时吃到咸蛋的,都算是还不错的家庭。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拔草。
在豆地里拔草,在玉米地里拔草,在麦地里拔草,在山芋地里拔草……总有拔不完的草。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妈打工去了,豆地里长满了草。我爸、我哥、我三个人就整天在地里拔。
不几天,脸上就被晒得起了一层疱疹,医生开了一种黄色的药膏,涂上后,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毁容了。
03
跟做农活相比,读书便不再是苦事。
能在阴凉的地方呆着,有板凳坐,渴了还能喝口白开水,简直就是莫大的享受啊。所以,读书的时候就特别专心,根本不会有厌学之类的情况。
初中的时候,不少同龄的伙伴出去打工。
春节回来时,穿的都很新潮,说话带着东莞味儿,还会交给父母一些百元大钞。
于是,他们的父母逢人便夸儿女懂事能干,可以挣钱补贴家用了。
相比之下,我们兄妹既不能挣钱,还要花着家里的钱读书,在别人看来,简直就是不正混。
一个亲戚来做客,看到我家这么寒酸,还让孩子读书,实在看不下去,就劝我爸,别让孩子读书了,读书没用。能认字就可以了,读那么多书,哪能用得上?
还举例说了她认识的某某,小学没毕业,打工一年能挣好几千块;某某,初中刚上完,就嫁人了,父母少操好多心。
最后,她还说,真不行,就让女孩别上了,男孩继续上。
我爸没听她的。我爸当然不听她的。
我爸想:我就坚持让孩子读书,孩子能不能读成看他自己造化。作为父亲,我至少尽力了。我也不会重男轻女,谁有本事读,就让谁一直读。
我爸说到做到,凭着单薄的身躯,吃苦耐劳的双手,硬是把我和我哥一路从农村供养到乡镇,再到县城,然后到省城读书。
04
当年,那些出去打工的小伙伴,这几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好多又回到了老家,继续延续着祖祖辈辈古老的生活模式。
现在,我和哥哥都在省城安家,父母也在身边一起生活。
曾经读过的那些书,不仅带我走出困苦,还继续支持着我追求自己的梦想。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老爸的坚持,没有走读书这条路。我现在应该还是在农村,蓬头垢面的,柔弱的身躯上背着打草筐,身后拖着一串鼻涕长流的娃儿,日复一日地挣命吧。
李尚龙的文章中有句话:不是读书没用,是你没用。没用的人,干什么都没用,读书也是。
言辞犀利,却很有道理。
我将这句话摘抄在笔记本上,常常品读,以不断地激励自己:好好读书,继续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