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不知怎的,看到毛泽东的这几句话,竟然泪湿了眼眶。
最近读到这些人,都是靠读书走上了不凡之路,所以读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读书不可读死书,要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最好能从小立志。
周恩来从小便知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毛泽东也是为国家的振兴而读书。他们看到自己身边百姓生活的熬煎,想要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希望他们的生活能够因统治者的觉悟而得到改善。
大志向造就大人物。
毛泽东酷爱读书,他的眼光胆魄见识都和读书的关系不可分割。儿时他读四书五经,慢慢地接触新闻报纸,半文言半白话,他对读书如饥似渴,也曾因觉得学校教的都是没有的东西,而选择在图书馆中自学。后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发挥了他过人的才干,从学识到带兵,操作起来无不得心应手!
一个人的儿时,的确可以大致定终身,志向的高远,决定着你能走多远。
路遥也酷爱读书看报,但时代不同,人的志向也不同。路遥边走边摸索,并最终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谈到路遥,反而又想到了鲁迅,觉得也要多多地研究下鲁迅先生的童年,他与路遥同属文人,不知他们的志向有无雷同之处。
一会儿想读毛泽东,一会儿又想读周恩来,一会儿又想读鲁迅,一会儿又想读李飞飞,一会儿又想读余华……想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奈何时间就那么多,又不能心急,一点点地来。能听的听,想读的读,只能看情况加快进程。
像周恩来,前段时间是听的多,但是听过又有什么用,那个听的没什么收获。然后,又转回头来好好地读,收获就比听书要多得多。所以,能读还是读,实在是没时间,欲望又强烈也只能用听书来凑合。
当然,前面提到一些伟大的人,在这里并不是说喜爱读书就可以成为伟人,而是说,成为伟人的人,没有不爱读书的。
只可惜儿时以为,只有课本才是好书,于是就只读课本,但是现在就恰恰相反,从这些伟人在成人之前的所作所为判断,没有哪个是靠读课本上的知识而变得卓尔不群的,他们全都是在功课搞好的基础上,去汲取课本之外的养分。
那么我们也必须让我们的孩子知道,学校的课程,能带我们学习基础知识,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的方法,但是除了课本之外,我们真正应该涉猎更多的,是课本之外那广袤的世界。
昨天读周恩来的时候,被这样一句话警醒:纸上得来终觉浅,还须到实际生活中去学习。
这是大多数读书人所犯的毛病,觉得自己读书多了,自己就了不得了,比别人强很多了,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成功的必然因素。
我们要有从书本中提取方法论的能力,也要有将方法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纸上谈兵的技术,比起实战经验,终究是逊色了很多。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经济各方面都发达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却显得更加疏离了。出门在外,到达一个公共场所,你会看到低头玩手机的人,比起扎堆谈天的人,简直多得太多了。大家都在跟自己的手机打交道,而身边的人,大多视若无睹。
有时,思绪也会将人拉至儿时的屋外乘凉,大家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终觉甚是欢畅!偶尔也会想,没车没电没网也挺好。然而生活于这个大时代的我们,却再也回不去了!
有时偶尔刷视频,刷到几个勇敢的人,回到了乡村,搭起了小屋,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是,内心也就小小地羡慕和佩服一下吧!羡慕他们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佩服他们在这节奏迅猛的时代还敢于挑战慢生活。但自己的生活,还是自己的生活,自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
觉得应该融入到生活中,就去融入;觉得应该清静更舒爽,那就清静;没有什么不好的,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内心的愉悦才是最重要的。自己好,周围的世界也会变好!
我常常羡慕别人,羡慕得多了,就给自己找了很多不快乐。其实谁又没有几件不如意的事呢?只不过,大家说或者是没说;说给你听或者说给别人听;再或者自己偷偷地难过;只不过是你不知道罢了!人为什么要通过不断地诉说来强化自己的不快乐呢?跳出无奈的漩涡,仅仅只细数自己的欢乐,生活也会过得越来越美好。
人都是跟着感觉走的,不美好的事情,为什么要去体验呢?我们可能觉得这也是好的,那也是好的,但是,好的东西太多了,你能什么都要什么都拥有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真正需要的、真正适合的?敢于去走属于自己的路,就显得尤为关键。
我现在变得更爱读书了,这个世界上爱读书的人也有很多很多,看我们是把读书给当作什么了?当作消遣,它就会给我们消遣;当作锦囊,它就会给我们锦囊;当作知识,它就会给我们知识;当作鸿鹄之志,它就会给我们鸿鹄之志;当作金钱,它就会给我们金钱;当作名誉,它就会给我们名誉;当作命运,它就会承载我们的命运;当作人生,它就会成就我们的人生。
常听大家说:读书是最廉价的投资,也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一本书区区几十元钱,它给我们的往往是他人多年的心血和经验,甚至很多够我们终身去享用了。
毛泽东、周恩来因为读书,成为了一代伟人;梁晓声、路遥因为读书,成为了著名作家;杨振宇、李飞飞因为读书,走到科技前沿……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得出:成功=爱读书+远大志向+胆识魄力!远大志向可以树立,胆识魄力可以培养,而爱读书是基础,只要我们爱读书,持续读书,我们的胆识、眼界都会慢慢得到改善。
就算我们成不了顶尖人才,但我们至少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乐趣、多一点欢畅;内心,多一点安宁、多一点平静;未来,多一点希望,多一点光明……
读书,如果你养成习惯,你是不愿意停歇的,仅仅只是一天没读书,你就会觉得少了些什么,会没有获得感。只有读了一点儿书,你才能在休息时心满意足,还能促进安眠,免得承受更多的熬煎!
现在是AI时代,作品的质量大不如从前,要我说是只有机械没有感情,那么我们作为文学爱好者、作为写作者的作用,就变得不可或缺!大量的作家和书籍涌入市场,只要我们还是那个感情充沛、真挚友善的写作者,市场上永远会为我们留有一席之地。我,自然也属于这个行列。
而那些想靠读书,学到其他方面的才能的人,相信靠读书,一定比靠其他的更多的选择,要好得多的多!
蔡志忠说:努力要有努力的方法,要学就跟最厉害的人去学。学动画要跟迪士尼去学;学物理当然要跟牛顿学,学他的的自然哲学、数学;学相对论当然跟爱因斯坦学,学他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为什么要跟不是非常上道的大学教授去学呢?我所有的学习,都是自学!
所以,好好地去读书,向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方向去努力,要读就读原著,跟最厉害的人去学,向着光的方向,无畏前方。
爱读书的人的未来,就是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