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无能焉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篇第十九章,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意思很直白,孔子说:“君子忧患的是自己无能,不是忧患别人不知道自己。”上一章孔子讲了成就君子的四条原则,这章讲君子的担心忧患,是自己有无能力,象上一章所讲的去做,即以义为质,以礼行之,以逊言之,以信成之。君子向内求,看自己有无本事能力,而不是眼睛朝外看,关注别人眼色,知道不知道自己。
本章的义理不难理解,但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意思,在《论语》中还出现过三次:《学而篇》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里仁篇》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宪问篇》14.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朱子注:此章凡四见,而文皆有异,则圣人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叮咛之意亦可见矣。其实《学而篇》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有相关的意思。可见孔子用心良苦,反复叮嘱弟子们成就君子人格,是向内求,反求诸己,关键看自己实实在在,有无能力做到君子,而不是为了外在虚名,让人知道。如果自己有能力成为君子,也不愁没人知道,即使没人知道,也无妨碍自己成为君子。君子是人不知而不病,病自己无能。正如《论语集释》引宦懋庸《论语稽》:古今人材大有大用,小有小用,苟其有用,则皆有能,故君子唯以无能为病。至于天下之大,何患无知己者哉?又引王肯堂《论语义府》曰:“学之而成谓之能,既已能之而人莫之知,在其能亦无自而展矣。然能不能在己,知不知在人。在人者,非吾所能预,而在己者当自勉。”
进一步去理解本章,为仁为君子,在人自己,不由别人。学习,本是为自己而学,不是为了别人。他人知不知道自己,用不用自己,在别人,是别人的事。每个人重要的是先做好自己,修好自己。至于一个人有德有才有能,却不见世用,那是时运问题。连圣人都生不逢时,更何况常人呢?但有才能时才能时来运转,抓住机会;无才能时即使机会来了也会失去。
所以,君子所担忧的是能不能做到义、礼、逊、信,如果能够做到,还怕别人不知道吗?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即使是别人暂时不知道,自己也足以能够内在充实而坦然。君子素其位而行,遇明则仕,当暗则隐,其实陋巷与庙堂没有差别。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一切境遇中都能得其所宜,是为长乐。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走自己的光明正道,不管别人知道不知道,让别人说去。
白云山人201810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