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学到工作,已在大城市浪荡近10年。从最初刚入城市的单纯懵懂迷茫,到如今逐渐地成熟稳重,逐渐适应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逐渐融入忙碌拼搏的人群,以至看起来越来越像职场的Jacky,身上再没有那个胖三娃的影子。一年到头,趁长假回一两次家乡,也是来去匆匆,再没时间深入陪伴和了解那片逐渐陌生的土地、那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我似乎已彻底变成一个城市人。
然而,这毕竟只是似乎如此。我只是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待在这座城市,因为工作,因为梦想。而要彻底融入这座城市,成为一个心安的城市人,却有漫长的旅途要走。或许,从内心最深处,我从来没有认真区分过城市人和农村人,也没有将成为城市人作为自己非要达成的理想。或许,我们许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只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颗颗棋子,我们只是在被动地适应时代的趋势,只是因为农村再难回得去了。
既然再也不好回到农村,那就迎接当下的生活,努力成为一个新的城市人吧。但成为城市人的过程并不很容易,我们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工作也并不总是很顺心,圈子也不太大,亲人故友也为谋生而散居各地。我们总告诉自己艰难会过去,我们觉得困难会让我们越来越成长越来越强大,但人心总有孤单和软弱的时候。于是,总在某些时刻,总在一些夜晚,会不自觉地想起故乡的月亮、月下的村庄,那片土地在平静地呼吸,亲人们正睡得安稳吗?
那是我们生活过的地方,我们大都有过美好的童年记忆。对我来说,我在我的那座小村庄度过了美好而安稳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那些山,那些湖,那些自然美景,那里的亲人、乡邻、朋友,那里的一切一切,给了我关于自由和美的最初教育,这一切让我形成自己初步的审美角度和对美与善的生活的看法和向往。
当然,农村的生活和人心并非完全像理想中的美好。农村人在物质方面相当匮乏,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也并不富有,农村人因为匮乏而产生的自私、嫉妒、勾心斗角也不少见,像我父母这样的农民一生也吃过太多太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而在外打工的农村人也只是城市里的边缘人,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被教育要好好读书,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到了城市里就会有更多机会。
于是,我们通过读书来到了城市,我们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努力成为一个彻底的城市人。然而,就像父亲种下的樟树,根子牢牢抓住大地,我们的根子扎在农村,那里不止有我们现在的亲人故友,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如今,我们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带着父母亲人的期盼,努力拼搏,努力融入这座城市,希望能在未来反哺我们农村的亲人,甚至为社会做出大的贡献。
我们再也回不去农村,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渴望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再也回不去农村,因为我们背负着太多太多期待;我们再也回不去农村,因为我们并不想回去,即便回去,我们也找不回曾经的美好,或许看到的更多是农村的凄清、落后和无聊。于是,我们宁愿把曾经美好的时光和一切的感受都放在内心的某个角落,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拿出来把玩品味。毕竟那个时节是真的美好,我们的心眼初开,我们看一切都是单纯和美丽的,我们没有贫与富的分别,我们没有更大世界的概念,我们只是单纯地享受亲人们的照顾,单纯地上学,单纯地在偌大的天地间玩耍,我们在草地上打滚,我们在河里摸鱼,我们看傍晚的火烧云,我们走进奶奶的菜园,我们把蒲公英吹向远方……
我很感恩父母用双肩为我扛起的那片自由的天地。虽然生活并不容易,但父母从来没让我和弟弟在幼小的年纪去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父母对我们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其他的时间多是自由的,基本上我们要什么也是有什么。同时,我也很感恩父母的正直和善良,生活不易,但父母从来都是安分守己、不忮不求,从不眼红别人,对外人也很是慷慨大方。我很庆幸自己身在这样的家庭,人只有越接近善良的本质,才越有能力看见和选择世间的美好,否则,整天工于心计,便也看不到这世间的大美了。
再也回不去农村了,但毕竟那里曾有过我们自由、广阔而美好的天地,那里有我们的父母乡亲、儿时好友,那里给予过我们的生命诸般滋养,也是我们在这世上最后的支撑。我们的每个细胞、每次呼吸都有那里的记忆,在城市的诸多夜晚,我们眼前都会浮现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那片土地上的亲人。这些都是在城市里出生和长大的孩子所无法体验的。农村的生活已然是我们灵魂的一部分,那些曾经的记忆已然占据我们心灵的一方园地。这么说来,这一生,或许,我竟无法彻底地成为一个城市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