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06520/09393a89a6f9df44.png)
路得记小组査经第一课:“悔改”
破冰问题:
请组员分享一件以前做的决定,(例如:移民、搬家、选学校、换工作、买房子等等),当时有哪些因素影响你所作的决定?现在回想起来,你还会做同样的决定吗?
读经:路得记一1--7
【得1:1】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
【得1:2】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
【得1:3】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
【得1:4】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
【得1:5】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
【得1:6】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
【得1:7】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
历史背景:
士师秉政(约书亚至扫罗1390-1043BC);
时代特征(士二十一25);
饥荒的可能原因(利二十六19-20);
摩押人(创十九37;民二十二5-7;申二十三3-6);
伯利恒意思是粮仓;拿俄米的意思是“甜,愉快”(—20);
以利米勒的意思是“神是王”;
玛伦的意思是“有病”;
基连的意思是“消瘦,脆弱”。
可能他们因为饥荒出生时不很健康。以利米勒为两个儿子取名,都是用迦南人的名字。
一.观察和解释
1.这里有哪几个人物?他们各做了什么决定?
2.以利米勒决定移民摩押,有哪些可能的因素?
3.拿俄米受了哪些苦?你认为她最大的苦难是哪一件?
4.拿俄米为什么决定回归?
5.拿俄米在这时候对神有何认识?她对神的认识,如何影响她的决定?
二.应用问题
1.比较以利米勒和拿俄米所做不同的决定,你学习到什么功课(正面和负面的,可参考启示录二4-5)?
2.请写下目前你生活中的一件事,需要重新调整,改变方向。你预备如何改变?做得到吗?能做多少?什么时候作完?然后为这件事祷告,交托给神。若是你愿意,可以在小组里分享,请小组的弟兄姊妹为你祷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