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件很受益的事情,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通过读书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我见过有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工作很忙,但是每天依旧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你如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读书虽然不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成功,更不能立刻就能够把脑中的知识转变为财富,但是读书却能够增长智慧,无形之中,我们的谈吐和修养已经提高了不少。
有人说: “人傻就应该多读书”,这也说明读书很重要,但是读书的方法不正确,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读书技巧,大量的读书也没什么用,只会让人越读越傻。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读书误区,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1.读书没有规划
书籍分为大三类:一类是专业类书籍,和你的技能、工作有关的书籍,比如心理学、管理学;第二类是兴趣类,比如运动、烹饪、摄影;第三类是消遣娱乐类,比如小说。
但是大多数人读书是完全没有规划的,想读什么书完全是随自己的兴趣来,拿到什么就读什么,或者是某某大咖在网上推荐了某本书自己也跟风买书来读。
我个人认为读书并不一定要局限某一类书籍,反而应该多读不同领域、不同方向的书籍,但是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来着重分配时间来读书,明确那类书籍该多读些。比如你是一个职场新人,为了更好的适应工作以及提高工作能力,那么当下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提高职场技能的书籍上。
2.读书盲目追求数量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某某达人一年读书200本,或者身边爱读书的小伙伴一周读书一本,你特别羡慕那些读书多的人,于是你也开始强迫自己每天该读多少页的书,或者一年规定自己读多少本书。其实,规定自己每天看书确实能够有效的培养阅读的习惯,但是看书的本质并不在于你读了多少书,而是你从书籍里面收获了多少。有的人读了几百本书,你问他某本书讲了什么观点,这本书亮点在哪儿他一句话也答不上来,这样读书又是否有效果呢?
通常,我们衡量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并不是看他的勤奋程度,每天是否加班加点,而是他为公司创造了多少效益。读书也是一样,衡量你读书是否有价值并不在于你读了多少本书,而是你能否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否内化为你自己的东西。
3.读书没有输出
很多人看书犯的最大毛病就是单纯的看书,拿到一本书就随便翻翻而已。如果把读书当做“输入”的一种途径,那么相应的就应该有“输出”,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写书评、做读书笔记ppt、摘抄好观点好句子、做思维导图、与别人交流分享、亲自实践等等都是有效的输出方式,这些“输出”的方式能够加深我们对书籍知识的理解和实践,也更容易形成一个领域的知识体系。
我的一位朋友写文章特别棒,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她读书有一个特点,就是看书的时候只要看到好的观点、句子就立刻记下来,然后每天找空闲的时间背诵。在大量的背诵中,她的写作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思考问题的深度和视野也不断的提高。
看完一本书后“输出”是相当重要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输出的习惯吧,看完一本书后可以摘抄好的观点、句子,认真的做好读书笔记,或者与别人交流分享,这些都能够快速的让你深入的理解知识。
4.读书没有思考
有人预言:“未来是属于那些有创意、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读书也是如此,不单单只是读书那么简单,我们一定要明白:写书的人写的东西并不完全都是正确的,他也有着特定的思维局限,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技能更新换代非常快,很多知识、观念并不适用当下的情景。
所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应该不照搬知识,不全盘吸收书中观点,对作者提出的观点抱着一种质疑的态度,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读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读书。
这些都是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误区,读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读了多少本书,而是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此时,读书的方法和技巧就相当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