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用多么简练的方式来概括你的内心?这里有答案
提到心理学,我想,弗洛伊德这个名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不陌生,《梦的解析》是弗洛伊德最著名的心理学著作轮作了,他技术了许多的梦来阐明他的理论,有来自病人的个案,也有群体心理的研究。这本书奠定了他在心理学界的地位。然而,如果你读读《自我与本我》,你就会发现,佛洛依德在探讨精神分析学说和潜意识理论的必读书里更成熟的是《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及《自我与本我》,其中,1923年发表的《自我与本我》无疑是精神分析学中最后一篇重要的作品,而这三篇作品,都收录在我手里这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自我与本我》中。
也许心理学对于普通人而言是一个神秘而陌生的领域,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里又是一个熟悉而亲切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接触到这些心理上的问题,而我们所需要做的,便是真切地认识它。所以,读读这样的心理学著作其实非常必要。当你在面对那些无法解析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很多的那些节点,以此来作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理解的真实内容,不管我们从什么角度去分析,我们总可以真实地理解到世界的内容。
以《超越唯乐原则》里的一段话为代表,“行为主体好象只有一种被动的经历,他对这种经历未曾施加任何影响,但在这种经历中却遭遇到了同一命运的重复”,这段带有一点神秘语言的文字,其实是对人们内心行为的真实剖析。在这里,弗洛伊德举了塔索(Tasso)的浪漫史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里的例子,诗歌式的描述文章里,主人公坦克雷德在战斗中无意中杀死了他的一生挚爱——克洛林达。因为他穿着敌军的盔甲,而之后坦克雷德开始发现,他进入了梦魇的世界,神秘和陌生的森林阻断了他的路途,当他挥刀的时候,灵魂被囚禁在森林里的克洛林达开始诉说,这样的梦境和理解,这里的内容则由我们所可以见到的。
也许你觉得读心理学的著作也许是很难,但是在弗洛伊德书里,我们其实不仅仅可以看到那些艰深的心理呈现,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而且弗洛伊德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理论上的叙述,而是从自己的个人角度来好好去分析的,但是在自己的内容了,我们可以见到很多不同角度的叙述。
再如《自我与本我》这一章里,“自我与超我(自我的理想状态)”里叙述的故事则不同,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库”,所以弗洛伊德也说了,“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格”便应当是如此的。自我与本我其实本质上也是矛盾的,因为在少数人身上表现出来的趋向进一步完善的坚持不懈的冲动,可以很容易被理解为是本能压抑的结果。这种压抑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部分的基础。在这个世界,我们就可以见到了,真正的美好,我们所见到的时代总是我们看不到真实内容的。
弗洛伊德的思想也许深邃,但是我们在里面所见到的其实不仅仅只是这样的内容。读读这些深邃解析人性的真实故事,也许我们可以真的看到更多的内容,在不同的领域里见到的内容也许我们真的不同。但是读这样的书,其实对内心的剖析,完全可以真切的一点的。《自我与本我》里的这三篇文章其实就代表了弗洛伊德的真实水准,以此来叙述,我们才真正地见到了此刻的真实内涵。在心理学发展不断完善,压力又不断增加的时代,读读这样的书吧,也许你就会更清晰地认识到了你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