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蒙土豆

今天是冬至,已经忘了该吃饺子还是汤圆,或许这两样都是应节食品,只是南北差异了。
一直存在“冬大过年”的说法,小时候不理解,现在随着年龄增大,仍然是不明白。老祖宗们应该说过原因,可能那时候,被餐桌上的美食耽误了智商。
小不点是最喜欢逢年过节的,因为这个时间节点“被管辖”的范围,一般都会自动放宽。毕竟,大家长们在大节前后为了要应酬亲朋好友,难免折腾一番,小孩子自然乐得清闲。外加上一桌子的美食,可想而知,小时候为什么会特别喜欢过节了。

父母在同一个单位上班,母亲能做出很多好菜,归功于我有一个做厨师的外公,而父亲又是好客的人,我们家,长年不缺来客,过节就特别多了。
尽管我们家房子很小,餐桌不大,为迎八方宾客,愣是在阳台上添置了一张外置的1.5米桌板,人多的时候,往餐桌上面一放,虽然撑满了整个空间,但大家围在一起,感觉挤挤更温暖。
人实在太多的话,我们小孩子,会被另外安排开个小灶。这时候小伙子们反而变得更加雀跃,像一群脱缰野马去放飞自我。一桌“老熟人”,打打闹闹是常态,不用管吃相,可以肆意大喝饮料,还能满嘴跑火车,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为了是抓紧时间“聚众”,我们还会提升吃饭速度,此时发现,食物已经不是头号诱惑了。得赶紧把食物往嘴里塞完,手背一抹,碗一搁,就不约而同地往我房间里跑。
虽说有几次会被大人们看穿我们不务正业,特意逮住我们,要用比赛写写画画,来“离间”我们的感情之外,更多时候我们会选择关上门一起玩游戏,反正有人一起闹腾,那一方天地,就是天堂。

至于冬至的余庆节目,就是做汤圆。
饭后,大老爷们会吹水,喝茶,吃花生米,而老妈子们呢,就会去准备汤圆做宵夜,我们这些娃也会闻风而动,钻出来凑热闹。
母亲是受外公的传承,会煮那种外咸内甜的汤圆。从揉好的面团里捻出一小块,在掌心里搓成一个小圆球,继而压扁成片,中间放一块事先已经切成小块的片糖,再合拢成团,搓圆就做好一个汤圆。
由于不存在太多技术含量的东西,我们小孩子都当成一个乐子来对待。事前为了防止粉团粘手,会先在小手手上涂上米粉,再去揉搓成团。
你摸摸我,我碰碰你,边做边抽空逗乐,粉尘满天飞,互相攀比一下自己的成品,以此为傲。那些毛衣啊,外套啊,肯定难免殃及鱼池,尽管如此,看着我们如此欢快,老母亲们都懒得打断,任由我们一起胡闹。
母亲在这个当下,会为汤底做点配菜,把腊肉,腊肠,芹菜,淡菜,香菜等一同切成丁,炒香,加水进锅,待水烧滚,就能准备下汤圆。
汤圆下到水里,会不停地翻滚在高汤里,此起彼伏,直至完全浮起,就表示它们已经熟了,可以出锅。
经我们一群小孩子的努力制作,汤圆出来的效果也是五花八门,大小不一就不在话下,敢情有些就是一团瘪了粉团,这都是由于制作的时候手工粗糙,糖外露了,导致煮熟后,里面有糖心就不翼而飞。不过就着外面的菜一起吃,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

偶然会跟其他朋友说起这种咸甜混合的吃法,好多朋友都直呼不习惯,外加难以想象的别扭。可是,在我心里,这些就是属于我的,关于“妈妈的味道”。
如今出来工作,离开了父母之后,在外面遇到的,都是表里如一,里甜外甜的味道的汤圆。不难想起,当初难以接受的小伙伴有这个反应,实属正常不过,可惜他们没有机会试试我小时候的味道,那才是真好味!
【作者简介】我是土豆,土生土长在阳光明媚的广东。喜欢美食,摄影,绘画,运动……身边有一群好朋友,我们肩并肩,手牵手,一直往前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