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我想尝试去记录一些东西。对着电脑却又无从说起,终于,只敲打出半页文字,又一行行删除。
有言说欲,嗓子又像被什么堵住,发不出声来。我知道,目前的状态,我需要的是一股来自内心的,可以冲破一切的力量。
今天休息在家。上午,练听力、背单词,看了三十来页黄永玉的«沈从文与我»。近午饭时,打开电视,我好像被什么指引着,第一次选择了“纪实”专栏----人物。
于是,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再一次清晰起来。
关于他们的传记,我看过两三个版本,所记之事大体相同,只是叙述方式有些差异,但都很耐看,因为梁林本就是一部大书。
记录片共有八集,所涉人物颇多,从父辈梁启超、林长民到挚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及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再到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付出毕生心血的专家、学者,无一不令人敬佩,但又有些叹惋。
按照时间顺序,纪实片主要以梁林与费正清夫妇及家人的书信往来而展开,衬以林的诗歌,有娓娓道来之舒缓,又催人奋进。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是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点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他们因显赫的家世,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机会,他们在清华、康奈尔、宾夕法尼亚等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回国后又较之他人有更多的选择。
对此,我们可以去比较、去感慨,但是更应该看到他们背后的努力。尤其在李庄,生活困顿,身体也坏到了极点,但是内心的信念,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支撑他们勇往直前,哪怕付出生命!
关于学术,有时我也问自己,真的热爱吗?花十年时间自学拿到大专、本科学历并考取研究生。去年报考社科院博士时,朋友问我:你是热衷于考试,还是真的想去做学问?我无言以对。
那日清晨,飘着细雨,柳絮荡漾,我端着书本在北大校园边走边看,忽然有种归属感,我仿佛是其莘莘学子之一。
当然,那只是一闪而过的念头。与前辈或者当今学有建树的人相比,我所谓的雄心壮志,是羞于说出口的。
我想,恐怕我既不是喜欢考试,也不是喜欢科研,只是想学些东西,并有机会换一个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后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吧。
关于折腾,此生我恐怕会乐此不疲。经历过的,以后我会慢慢说起;正在到来的,我会微笑拥抱。
关于学习,的确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尤其是我已经历过的考研和司法考试,以及正在进行的考博,真的很煎熬。我想过放弃,因为我不想一头扎入一个人的狂欢。
但是,不论怎样,心怀理想,并为之努力拼搏的斗志是永远不能缺的。就算离开或放弃,你也要有可以随时抽身的能力。
这或许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力量吧!
(9月1日 晴)
一个人的狂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