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各位朋友你们好,我是松球果果,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一、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1.体温的调节及生理变化
(1)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2)直肠温度接近人体深部的体温。
(3)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低,故体温偏低。
(4)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期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而排卵期较低,与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5)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1~6时体温最高,波动不超过1℃。
2.高热护理
(1)高热病人应每隔4小时测一次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2次。
(2)超过39.0℃可冷敷头部,超过39.5℃可用乙醇、温泉拭浴或做大动脉冷敷,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
(3)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饮食。
3.低体温护理
(1)35.0℃以下称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及危重病人,每1小时测一次体温。
3.测量方式
(1)测量前检查体温计是否在35℃以下,甩体温计时要用腕部力量。
(2)口腔、直肠测温法3分钟后取出,腋下测温法10分钟后取出。
(3)婴幼儿、昏迷、呼吸困难的病人不宜测口腔温度。
(4)心肌梗塞、妊娠后期、大肠癌病人不宜使用直肠测温法。
(5)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时,应立即清除玻璃屑,口服牛奶或蛋清以延缓汞的吸收,服高纤维食物。
4.体温计的清洁、消毒
(1)水银体温计常用70%乙醇浸泡消毒。
(2)消毒液和冷开水须每日更换,盛放的容器应每周消毒一次。
二、散热方式
1.辐射——热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与之不接触的物体(安静状态下及低温环境中主要的散热方式。)
2.传导——热由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与之接触的物体(如用冰袋、冰帽等冷敷降温。)
3.蒸发——液态变为气态的同时带走大量热量(如用乙醇、温水拭浴。)
4.对流——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如开窗)
三、发热程度
低热:37.3~38.0℃——中等度热:38.1~39.0℃——高热:39.1~41℃——超高热:41℃及以上。
四、发热阶段
1.体温上升期——面色苍白,无汗,畏寒、寒战。
2.高热持续期——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3.退热期——大汗,此期易出现虚脱或休克,须多饮水。
五、热型
1.稽留热——波动不超过1℃(见于伤寒、肺炎链球菌)。
2.弛张热——波动不超过1℃(见于败血病、细菌性肝脓肿)。
3.间歇热——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出现(见于疟疾)。
不会则热——变化不规则(见于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
未完待续,祝伙伴们健健康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