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在高效学习这件事上成为一个有说服力的样本,那他自己本身应该是一个高效学习者。
能够在几年时间里边,同时或者先后掌握一些技能,达到专业的水准,这样的话,为你分享一些学习的经验,来跟你探讨学习的问题,才可能会真正的有效。
一万小时理论说的是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平的练习时间就必须超过一万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这个理论最早出现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推翻人们对于天才的迷信,它只是告诉你,你只要练习足够的量,你也能达到天才那个水平,但是一万小时理论所展现的那种学习,或者说练习的场景,跟你和我的生活、工作,离得都很远,这个理论本身它也许并没有错,但它对于你可能不适应的原因在于:这个一万小时实在是太长了,它虽然打破了人们对天才的迷信,同时也打击了绝大部分成年人的信心,谁有功夫每天练八个小时、练十年呢,我们既然不是天才,也没有必要按照一万小时的标准去达到天才那个境界。
我在跟你谈有效学习、高效的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可能是:你的学习对象,你要学的这个东西,首先它得是有效的。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无效的?比如我自己,我不会突发奇想的想去学管风琴,因为对我的生活和工作,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所以在我看来,我会把它划分为无效的学习对象。我现在给你讲的这些理论也不需要你想办法去落实、去实践,因为这些理论本来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为的也是更好的去解决我们工作和生活当中的问题。
高效学习的定义,在我看来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一个工作和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目的着手学习,你需要勤加练习,有时候还需要向名师求助。
请你注意定义当中包含的七个关键词,分别是:
- 适合自己
- 学习手法
- 短时间
- 注意力
- 解决难题
- 设定目标
- 名师
其中相对短的时间,可能是一周,也就是说对你来讲一周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我们接下来就会对这七个关键词逐一展开来谈,当你听完了我接下来的完整内容,你将学会如何有机地把它们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可以自控的、循环的、甚至是可以升级的学习套路。
自我思考:
-
界定概念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和其他人讨论的时候,虽然他们说的是同一个词语、同一个概念,可在双方的脑子里,对于那个词语、那个概念的理解,可能是相近的,但也可能是相反的,导致在生活交流中,最后出现的情况大都是:原来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啊,我一直以为你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可以想见,当一个概念没有界定在特定的情况下,每个人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导致交流、讨论的结果,并不会太好。
-
人与人不同,那么就不存在一个千篇一律的通用办法,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实有困难,但更有必要。在找学习方法的过程中,保持希望和耐心,不断践行。
-
最宝贵的财富:注意力>时间>金钱。
-
长期与短期:当学习速率很快的时候,每天进步一点点,产生正向加速度。对于同样的100天,当你的速度为1的时候,达到目标就需要100天,但是,每天有点进步,有点正向加速度,那么同样是100天,可能你60天就可以达到目标了。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学习率的人来说,同样的长期,学习率快的,有点加速度的,那么他的长期就相对来说变短了,也就变成了短期。所以,对于长期这个概念,我们每个人之间的长期确实是不一样的。
-
名师:我更愿意相信那些真正成为名师的人,是善于鼓励别人、共同成长的人。每个人的能力有强弱,但为什么有些人称为名师,而有些人也只是别人眼中的强人,并没有给人名师的感觉。无数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碰到最多的是否定,而不是肯定,那么就要默默完成进化,成为能说那话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那就更好,找不到也不要紧,因为我们笃信,未来的自己一定比现在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