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裘叔拆书】便签实战营-贺岁版
《好好学习》-3/10- 结硬寨,打呆仗——打通知识的阻塞-向日

《好好学习》-3/10- 结硬寨,打呆仗——打通知识的阻塞-向日

作者: 向日葵141319 | 来源:发表于2024-02-14 07:37 被阅读0次
R原文片段:我读书的目的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最近我在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这本书有近500页,主要讲述影视制作和讲故事的方法。如果要你来读这本书,你会怎么读?每天给自己订一个计划:比如读50页,10天读完,然后从第一页开始,读到最后一页吗?这基本上是我以前的读书方法。我现在的方法是:结硬寨,打呆仗。首先,我要找到这本书对我而言的紧要之处。比如,我看目录之后对作者提出的“结构图谱”觉得困惑 四个字都认识,加起来啥意思就不知道了。于是, 我翻开相关章节略读,研究分析“结构图谱”这个概念的意义和作用。我发现,我必须把这一章20多页的小标题连起来看,才能理解结构图谱的意思。而其中第 一部分“结构”是什么,短短300字的部分, 便让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你可能觉得,读300字,要两个小时时间? 这也太慢了吧!学了速读法,可能10秒钟都用不了。而我,单单是要弄明白“结构图谱”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就断断续续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可是,在这期间我打通了很多阻塞:为什么一些诗歌很短而有冲击力?艺术表现的隐喻是如何实现的?我下次的演讲可以如何优化节奏?在写作中关注哪个要素就能让冲突意义放大?在最短的时间内构思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应该从哪里入手?不懂得“结硬寨,打呆仗” 的奥妙,你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技巧,才能在这么多领域间建立联系呢?

I:

【what】

在一个学习群里经常看到一位伙伴说她几天刷完一本书,写出一个读书的收获或者导图,我们很多人也会羡慕,标榜自己一年读多少本书的人的很牛。于是我也开始了这样的刷书式阅读。当我拿到一本新书时信心满满的决定要把书一周读完,给自己制定了读书计划,从头到尾一页页的开始翻阅读,书里的文字就像一本大山,从第一页开始读就像在爬山一样,在每天的翻看中只是看到其中的一部分,等到书读完了也没有登到山顶,对整本书的结构框架没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对书里的知识点也是处于模糊状态,于是又开始刷第二本书。

【why】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这样的读书方法就让我们一直陷入到读书的状态里,市面上的书籍层出不穷,我们根本看不过来,自己每次读完的书在整个书籍里占比很少。看似读了不少书,但是遇到问题后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更焦虑,我们仅限于表层的理解,没有深入思考反思记忆也不深刻,对书本知识没有自己的理解,让阅读成为了一种负担。

【how】

有效的阅读方法比盲目的学习很多阅读技巧更有价值,会让我们在不同领域的知识建立联系。运用“结硬寨,打呆仗”的阅读方法,不仅仅是为了理解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指南。这种方法要求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收获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快速浏览或表面阅读。方法如下:

第一步是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找到作者的思路框架。拿到一本书后先浏览目录,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找到作者的核心知识点或结果框架。

第二步是深度阅读打通知识阻塞,弄明白作者的思路或框架。深度阅读标记的章节,难以理解的部分就是知识阻塞的地方。需要查找相关资料、笔记总结或者与他人探讨等方式来深入思考,整理出章节的关键点核心点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经验进行联系,有助于增强个人理解,打通知识阻塞。比如思考为什么一些诗歌很短而有冲击力?艺术表现的隐喻是如何实现的?

第三步是迁移知识应用场景,在实践中检验。对于对应章节的逻辑结构原理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需要拓展思考还能将此方法迁移到自己生活的哪些方面呢?在选定的场景中运用,并根据反馈结果来调整自己的理解和运用方法。比如问自己,我下次的演讲可以如何优化节奏?在写作中关注哪个要素就能让冲突意义放大?在最短的时间内构思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应该从哪里入手?

【where】

“结硬寨,打呆仗”的阅读方法适合需要深入理解和长期应用的书籍,不适合轻松小说或者娱乐性读书的阅读。

A1:

背景:有一阵子我开始努力读书,让自己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我去学习了快速阅读方法、深度阅读的方法,当时只是追求如何快速的读完书。

经过:我总觉得一本书不从第一页看起就没法掌握书中的内容。拿到一本书我很少关注目录页,就是从第一页开始读,我不想落下任何一页逐字的开始阅读。书读到一大半了我对书里的内容全貌也不是很清晰。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部分,直接跳过,懒得查找资料弄通。对于自己有感触的部分,不做笔记不思考,瞬间激动过后就忘到脑后了。

结果:家里看似很多书,但是自己掌握的理论方法没几个。表面上读了很多书,但是遇到问题我也懵了,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就处在了不断买书、制定阅读计划、快速阅读、遇到问题又无力解决,觉得阅读量不够,继续买书阅读的循环里。

自我反思:

1.执念太重。自己总是觉得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才是读书,不愿意有舍弃,反而找不到重点。

2.没有认真阅读目录。觉得目录是比较少的字,没有什么价值。其实目录也是书本的框架,需要重视。

3.没有打通知识阻塞。对于不理解的部分没有深入思考、查找资料弄明白,只是简单的读完而已,记忆不深刻,理解不到位。

4.没有思考书中理论的运用及迁移场景,下次在不同的事件里遇到了还是不会用。

A2:

目标;两个礼拜用“结硬寨,打呆仗”的方法读一本书

1.拿到书后开始阅读目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去阅读。找到作者的意图或者逻辑框架。

2.对于自己不理解的部分需要查找资料或者与人讨论,直到自己理解其中的意思,最好能转述出来。

3.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进行思考联系,记忆更加深刻。

4.思考学习到的方法可以运用到生活的哪些方面,在实践中不断的觉察反馈,不断的调整总结。

相关文章

  • 2.1 “结硬寨,打呆仗”:《好好学习》阅三

    ?2月1日阅读引导 1.结硬寨,打呆仗花大力气打通知识要塞值得吗?为什么? 结硬寨,打呆仗是曾国潘带领湘军打败数倍...

  •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耍巴蛮…… 结硬寨…… 打呆仗……

  •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曾国藩的湘军战略——「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就是「高筑城,广积粮」一样的方法,先立于不败之地。「打呆仗」的...

  • 相通点

    曾国藩对战太平天国的打法是“结硬寨,打呆仗”,反观这次战疫,社会面上的都一样,就是“隔离”,也是结硬寨打呆仗,各种...

  • 好好学习:检视阅读:04

    小标题:底层心态二:以慢为快什么是以慢为快? 1、做到快速学习前,要准备好“结硬寨、打呆仗”,何为“结硬寨、打呆仗...

  • 结硬寨打呆仗

    那说到这个做笨事,做笨事的最典型的,也是现在被我们在网上,引用最多的就是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这事...

  • 以慢为快  “结硬寨,打呆仗”

    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有绿灯思维,而在具体学习时,又要有以慢为快的心态--“结硬寨,打呆仗”。我们读书的目的:打通知...

  • (今日分享·日日新)《结硬寨打呆仗》

    (今日分享·日日新)《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是曾国藩的一句名言,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过程中,实际上针...

  • 感悟2018.12.20下午

    未发2 1、曾国藩说:要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就是守住自己的好规则、好习惯、好方法,一以贯之,持续做下去。打呆...

  •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好好学习》阅读分享(4)

    ​​​1.结硬寨,打呆仗花大力气打通知识要塞值得吗?为什么? 非常值得! 我一直坚信:少即是多,慢即是快。不论做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好学习》-3/10- 结硬寨,打呆仗——打通知识的阻塞-向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vs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