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简友的文章,开篇就让我觉得有点意思。他说到,“当你坚持一件事很久以后,你就会发现,甚至连打卡那种小动作你都觉得麻烦。”
为什么会嫌麻烦呢?坚持做的事情,不打卡,怎么会有痕迹?
他便提到了日常坚持的早起打卡,每次打卡,几乎都要花掉10秒钟左右的时间,这让他觉得很浪费。
因为对他来说,早起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后要洗脸、穿衣、吃早饭一样,是一件不假思索,随手可做的事情,已经融入到了生活点滴当中。这样一来,形式上的打卡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早起对他来说已经不需要用打卡来约束了,只要保持日常习惯,每天晚上到点就上床睡觉,到点就按时起床,就足够了。
果真,在舍弃了打卡以后,他发现生活比原来轻松多了,不仅生活节奏没有丝毫的混乱,更是少了很多担心自己有没有打卡的那种心理负担。
读完之后,真的很佩服这位简友,有太多的人打卡的初衷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但是最终却被这种形式给束缚住,变成了形式的奴隶,变成为了打卡而打卡。
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我是从2018年开始坚持早起的,最初是为了考心理咨询师。当时瑾儿很小,我只有想尽各种办法挤出时间,最后集中在早上。
不得不说,早起让我学习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在顺利地通过了考试之后,我又利用早起的时间涉猎了很多东西,挖掘了自己的很多潜力。
但的确,早起打卡这件事好像的确束缚了我。有好几次,因为各种原因忘记了打卡,我还用过“补签”功能,把打卡天数补齐,顺延了下来。
这个数字的每天递增,让我觉得有成就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能提升我的自信心。每天看着它的变化,让我内心踏实。
我不太能够接受它的中断,每次的归零重新开始,都让我有种挫败感,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就这样,本来是激励自己的一种方式,却被我扭曲成了羁绊。
其实对于我来说,早起也已经基本形成了一种习惯,差不多每天早上到那个时间都会自动醒来,用不着闹钟的叫醒,也用不着打卡的约束。偶尔可能会漏打卡,也并不是因为起不来,而基本也都是因为忙别的事情而忘记了。
所以我也在想,是不是也可以向这位简友学习?试着让自己洒脱一点,别让那个数字变成桎梏。
洒脱不是放弃,而是放下。是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纠结,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放下那些令人烦恼的执拗。
一辈子不长,应该把更多的宝贵时间留给有意义的事情,把更多的记忆空间留给那些意想不到的收获,留给生活给我们的每一个馈赠。
因为,我们只有一辈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