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三天,去十八梯和山城巷。这两个景点都在渝中区,离住地不远,遂导航步行而去。
重庆市区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基本看不到层高五六层的房子。一出门,感觉就是被高大的楼宇包裹着。
从朝向看,也辨不清东南西北,因为朝哪个方向的房子都有。
就连路口的人行道也是斜着交叉的,红绿灯得反应一下才看明白,生怕违了规被杨小妞勒令
跟着导航穿街过巷走走停停,路口转身回看,哦,这里不就是我们第一天下来的那个坡坡吗?走在走去,竟在还原地啊!这种神奇感觉,在后两天越发明显。
到了路口,明显没有人行横道可以过到那边去,再看地图导航,像线一样纽个结。路边有一段下行的陡陡的台阶,看来只能从这走下去了。这一走可不要紧,下了台阶,走过一个地道,里面居然藏着一个“村”啊。
原来,这阶梯这过道就是十八梯的入口啊。可是站在外面,你根本看不到这个“世外桃源”,抬头可见的只有高楼大厦。莫不是它是藏在地下的?可抬头明显可见天空啊。
真是个神奇的所在。
入口处有十八梯陈列馆,图文并茂介绍了十八梯名字的由来和历史的变迁。
其中名字的由来,一源水,一源山,刚好体现了重庆山水之城的特色。
看沙盘,看地图,一点点辨析,忽然明了为什么刚才在外面看不到这里的原因。还是地势的关系,因为是漫坡,十八梯就好比吊篮一样被挂在了沟壑里,而底部另一面地势又陡升,站在高处,人的视觉自然关照更多的是同一平面内的东西。所以,十八梯这个“世外桃源”就被完美的藏了。
青石铺就的台阶,是不是真的有十八段我并未去较真儿的数一数,只觉得横七竖八的阶阶梯梯、上上下下一重又一重的老房子布满了扇面似的坡坡,就像一片脉络清晰的叶子静静的栖息在大地上,古老而又神秘。
红灯笼是这里的标配。
各个小店烟火气十足,或喧闹或静谧,或市井或小资,都各有腔调,各得其所。
透过缝隙,可窥见外面的高楼大厦。传统与现代,没有过度,却一点儿也不违和。将二者链接在一起的便是这烟火气十足的生活。
离开十八梯,又去往山城巷。
一路感受着当地的市井生活。
两楼之间的斜坡,陡而且侧倾,人走着都要努力控制好平衡,要是开车,可是考验司机的技术。
小吃店、菜鸟驿站都在高高的台阶下,这边看起来是地下,那边出口不知道又是地上几层了呢。心想,这要是下雨,雨水会不会倒灌啊?
街街巷巷,出门上上下下是生活的常态。
居民楼,体量都特别大。路都很窄,不但考验开车的技术,还考验停车的技术,亲眼见到有车停在陡坡上,轮子地下塞了两款砖头。
走到马蹄街,原以为是居民楼的大门。继续往前走,一看导航的箭头标识明显反了,路线在这又拧了麻花。
返回,从马蹄街进去,一侧又是一段向下的陡陡的阶梯,然后便看到了下面牌子上的标识。这感觉有点像渔人复寻桃花源,一路遂迷。不过山城人民还是很有好的,立好路标,等着你来赴约。
小巷里还有歇脚的椅子,人情味颇浓的细节。
另一侧墙上是裸露在外的水管子。在江南,水管煤气管一般都包在墙里或埋在地下,很少有露在外面的。
一面红墙,“常乐无忧”“幸福有钱”提示你正式进入了山城巷。
又是上上下下的阶梯,又是各种有腔有调的小店。来这里,不为别的,就为了体验山城人民红红火火的烟火生活。
最喜黄的还是临江步道。
远眺,长江水静静流淌,南纪门大桥雄跨两岸。
崖壁边的黄葛树亭亭如盖。
路边的狗狗安适的享受游人对它的爱抚。
走一走山城步道,吹一吹温柔的江风,巴适得很。
记忆馆里记录着山城巷的前世今生。文化是要传承的,过去、现在、未来,每一代人都要讲好它的故事。
山城巷出来,就近坐地铁又去朝天门广场。逛商场、看表演、看嘉陵江水如何汇入长江……
近距离感受来福士大楼的灯火璀璨。
走上千厮门大桥,流连夜重庆的8D魔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