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同学早[太阳],今天的故事关于“奥威尔”,爸爸把他写成传记题材,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位20世纪影响力深远的大作家。我们以1936年作为他人生的分水岭。
1936年前【愿意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青年奥威尔】奥威尔出生于一个殖民地官员的家庭,而后上了寄宿学校,在这个学校里,不是公平的教学,而是充满了互相的攀比、阶层意识,对于他这样的穷学生来说,无疑是一段不怎么愉快的经历。于是他写的讽刺散文《如此欢乐的童年》。从伊顿公学毕业后,去缅甸当了五年的警察,在警察的经历当中,看看到殖民统治给当地人带来的痛苦,也看到了如他这样的统治者是何等的残暴。所以更加深了他小时候对于上层阶级的憎恶,写下了长篇小说《缅甸岁月》,无法忍受之下,辞职回国。回国后经历了四年多的流浪生活,找到了一种写作方式,那就是通过受苦受难来获得经验。奥威尔的早年经历,让他产生了一种奇特的内疚感,他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劳苦大众,他几乎病态地想要摆脱体面的职业和阶层,认为只有过苦日子才能当作家。这个情况在1936年起了变化。
1936年后【反极权主义作家】,这个时间点和我们昨天讲的《格尔尼卡》时间重合,没错,奥威尔在那时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他和毕加索一样站在民主社会党这一边,但是在这场战斗过程中,他并没有看到民族社会的的进步,而是看到党内的各种残酷的镇压、迫害,而这种啊,党内的极端行为来自于当时苏联的共产国际指示。他和他的妻子也险些遭到伤害,这时候偶尔意识到极权主义对民主的危害,于是决心开始写政治题材的作品,反映他反极权主义的思想。
在那场战斗中,他喉咙被子弹击穿,身负重伤,在之后的二次大战中也没有能够再上战场,把他的全部的精力用在文学创作上,在生命最后几年,奥威尔写出了他最著名的作品《动物农场》和《1984》。
《动物农场》是一个寓言体的小说。说的是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主人的压迫,在两头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两头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一头叫拿破仑,另一头叫雪球。两头猪为了权力展开斗争,拿破仑一方宣布雪球一方是叛徒、内奸。在权力斗争中获胜的拿破仑,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农场里有两句口号,一是“我们要辛苦劳动”,二是“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在宣扬所有动物平等的农场里出现了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就会招致血腥的清洗。起初的革命理想被修正为“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还像从前那样悲惨。
【1984】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无知就是力量。什么意思呢?奥威尔认为极权主义下,把人分为三个阶层,统治阶层、中产阶层、底层大众。统治阶层希望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对底层层的最好做法就是,发动毫无意义的战争,消耗精力,使底层人始终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其他,也就是所谓的“战争就是和平”、底层的自由实则是变相的奴役,保持底层的无知反而是稳定统治的力量。
两部作品当中,动物农场还被拍成了动画片,爸爸把这部动画片的简介片发你观看。
正如下图为1984的配文所说【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了一份保障】,作为中学生的小苗同学,不能只读斗罗大陆,要抽一些时间多读一些历史的经典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