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像座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
我有一个表哥,如今已过而立之年,文章中就叫他凯之吧。
我妈妈和凯之妈妈是亲姐妹,两人嫁的近,因此我跟凯之从小关系就好。农村人都说,孩子小时候穿旧衣服好养活,于是我直到上幼儿园还一直穿着凯之穿过的衣服,我一个女娃娃,那场面如今我已记不清楚。幸好,幸好没记得。
十几年前,交通还远没有如今这么便利,那时候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一辆通身黑漆漆的凤凰牌老式自行车,车头上带个彩凤凰样式的标志,车座椅下一根圆棍式的杠子直连到车把下一截儿的地方,使得前轮与后轮之间形成了一个倒三角的区域,用大人的话说,这样才牢靠,于我来说却是忒不方便。我那时候上小学,人小个子矮,还正是皮的辰光,每逢想要去凯之家玩耍总要问爸妈讨了这辆自行车骑了去,爸妈不同意我就偷偷地骑着去。当时车座椅都能够得上我肩膀,骑得时候我整个人都嵌在那块三角形区域里,甚是变扭却乐此不疲,于是我一路上费力地踩着脚蹬子吭哧吭哧地朝着凯之家骑去。
儿时记忆中的凯之那时已是少年模样,爱站在阳台上双手插着裤兜,倚着半高的墙壁故作深沉,哦不,是思考人生。
阳台上的视线极广,他稍一抬头便发现了我,迅速转身下楼向我奔来。半路一把将我的爱车截住,顺便扯着我衣服的后领将我从三角形中间提溜了出来,十分恨铁不成钢的瞪着我,见我一脸无辜没什么反应,无可奈何。我正当得意时就被他啪的一下打在屁股上,我被他拍得一个趔趄,还没等到我反应过来,他的声音就悠悠得传了过来“马上我送你回去的时候就跟你爸妈说,你今天来的路上连人带车摔沟里去了。”
我:“......” 我冤呐。
不过他话虽这么说,待我却再好不过了。每回将我领到他家,便像祖宗似的供着我,啥好吃的都往我眼前摆。天气好的话就带着我到处溜达,逢人便憨笑的摸着我的头向人介绍说:“这是我小妹。”有时遇到他的那些朋友还被调侃“哟,凯子又出来溜妹妹啦?”然后他们便带着我一起玩耍。天气不好就待在家里看电视,雷打不动晚饭前将我送回家,还替我各种打掩护,各种夸我乖,在我家吃过晚饭后,就一个人借着月光慢慢的往家走。
我那时候一闲就爱跟小朋友炫耀“你看,这是我哥哥给我的零食;这是我哥哥给我的书签;这首诗也是我哥哥教我的.......”小朋友满脸羡慕地看着我说“我要回家告诉妈妈,让她给我生个哥哥,我也要个哥哥。”说完便往家跑去,我站在原地哈哈大笑,心里却得意的不行。
岁月催人长大,再也寻不到儿时的模样。
转眼几年,我上了初中,凯之考上了外地的大学,一年也就春节时回来一趟,我那时正值青春叛逆期不爱和人说话,凯之面临毕业压力重重渐渐融入了大人的圈子,我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凯之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去工作,基本不怎么回来,有时候难得回来一趟也会匆匆忙忙的赶回上海。而我,过了叛逆期得时候已经在念高中了,早自习,晚自习,学习压力大得我直不起腰来,至于凯之,早就不知道被我放到了记忆的哪一角了。
直到大一那年的中秋节,我因为兼职在身没有回家过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诚不欺我!晚饭过后,我思量着怎么着也得给爸妈去个电话道声祝福表表心呀。电话拨出去没一会就接通了,我爸的声音传了过来:“我在你姨父家喝酒呢!来来来,你凯之哥哥回来了,让他教教你在大学里要怎么学习,不要给我瞎来!”我还没来得及拒绝,我爸的电话就已经转手了,我:“......”
“喂?喂?”凯之喂了两声确定我在听。
“恩,凯之啊,你上海回来啦?待几天走啊?你不早说你回来,那样我肯定回家啊!”你看,岁月催人长大说得一点都不错,我这客套话张嘴就来。
"我后天就走了。"
“喔,你不要对我说教啊,从小听到大耳朵都长茧啦,嘿嘿,我爸没在听吧?”我努力地寻话说,缓解尴尬的气氛,心里想着这通电话要怎么结束。
“我不说,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有数有数,不要太有数。”我连忙附和。
凯之估计也知道这交流进行不下去“有空去我那玩吧,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在听到我应声之后便挂了电话。
我心想,有空?什么时候叫有空呢?你看,凯之也一样,场面话也出来了。
有句话叫“最怕偶然遇到老同学,先前的打打闹闹,变成了现在的礼貌一笑。”只不过是话中的老同学变成了凯之而已。
我时常想,小时候我一天到晚屁颠屁颠跟着凯之后头玩耍,两人关系好得胜过亲兄妹,却也抵不过时间让人生分,更别提那些一起玩耍的小伙伴了。
大概以后大家见了面,也就止于互相打声招呼,道声“近来可好”了吧。
本来想写《我心安处是故乡》,没成想写着写着成了另一番模样,只得改了文章标题,让看官们见笑了。
边沐敬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