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十三周 看完(乡土中国)-费孝通,《克利斯朵夫》和严歌苓

第十三周 看完(乡土中国)-费孝通,《克利斯朵夫》和严歌苓

作者: 超豆成都 | 来源:发表于2018-03-28 15:42 被阅读0次

首先,《乡土中国》。1947年,费孝通在云南大学,去广西大瑶山乡间考察调研,随讲随写成书。农耕文化下的中国社会形态,解释了,1乡间重语言不重文字,2讲究长幼有序,3故土难离,落叶归根,4重礼治和熟人社会,5农业民族受游牧民族侵略等等,语言朴素不深奥。

乡土中国,是面对面文化。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来行事,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行为的指导,于是产生需求,催生了计划。

乡土是个熟悉的社会,不需要法律,只需要约定俗成规矩和睦相处,现代社会陌生用法律来应付,“土气成了贬义,乡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

“差序格局”的解释:中国乡土社会遵循的道德体系是儒家孔子的推己及人,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体系,社会范围变成一根根私人联系,每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决定不同的道德对待,这一道德体系是有差别的,团体道德是缺乏的,即道理标准缺乏普遍性。

与西方道德格局的区别:西方社会团体格局中社会的道德体系来源宗教观念,人在神面前平等,且神对每个人都是无差别平等的。

费孝通先生,留过学,是社会学大家,仍多次去乡间体验生活,真知灼见。

乡土中国是你我成长的地方,乡土东西已融入我们骨髓中,通过乡土中国,可以了解土地背后所蕴含的乡土文化,也让我们更多了解现代中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1912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长篇小说,傅雷翻译。1915年诺见尔文学奖,以贝多芬为原型。

从出生到死亡,跟随这本书伴克利斯朵夫走完奋斗一生。儿时音乐天赋,青年对权贵蔑视反抗,成年后在音乐道路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避居意大利,致力宗教音乐创作,不问世事,做为世故老人,进入享受精神宁静的境界。

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童年生活在童话里,青年桀骜不顺,充满偏见,老年后时,宁静,协调好自己狂放不羁的情感,糅合德国的深奥神秘的思想,意大利热情温存的曲调,加上法国细腻丰富的节奏,创作出最伟大的作品,《平静的岛》《西比翁之梦》。

《芳华》,是严歌苓个人自传,美丑,价值观,年代背景不同英雄的定义和落差。部队文工团一群青春少男少女,青春荷尔蒙激情下的过错,过错生出懊悔,对那段历史,潮流更替,境遇变迁复杂感怀。

相关文章

  • 第十三周 看完(乡土中国)-费孝通,《克利斯朵夫》和严歌苓

    首先,《乡土中国》。1947年,费孝通在云南大学,去广西大瑶山乡间考察调研,随讲随写成书。农耕文化下的中国社会形态...

  • 《乡土中国》书评

    乡土中国 看完费孝通教授的《乡土中国》感触颇深,费孝通教授作为中国社会学奠基人,所作《乡土中国》则是中国社会学的入...

  • 关于《芳华》一些想法

    拖拖沓沓一天半算是看完了。 怎么说呢我是冲着严歌苓来的,很久以前因为一个男孩接触了严歌苓,他很喜欢严歌苓,我很喜欢...

  • 《芳华》读书笔记

    2018.5.29 这两天看严歌苓的《芳华》,当初选这本书是刚看完电影《芳华》不久,另外严歌苓又说是知名编剧就想了...

  • 费孝通和《乡土中国》

    0443 断断续续读了几天,《乡土中国》终于读完。薄薄的册子,却给人很大的感受。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大学里...

  • 克制和耐心

    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高托弗列特没有多少文化,但他是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向导。他告诉克利斯朵夫作曲时要态度真诚,...

  •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附pdf电子书

    《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豆瓣评分 9.2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 全书...

  • 严歌苓的散文随笔和小说一样吸引人

    《波西米亚楼》作者严歌苓,天津人民出版社。本书收录了严歌苓发表的散文和演讲,按照经历、类型分类,是严歌苓当时生活的...

  • 读书感悟 17行政1 张佳蓉的171321126 1886800

    现代化遮不住的乡土性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

  • 乡土中国

    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我深深为费老的眼界学识和深刻洞察力所折服。 在《乡土中国》里,费孝通创造性地提出了差序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十三周 看完(乡土中国)-费孝通,《克利斯朵夫》和严歌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xucftx.html